书目

全本四大名著无障碍阅读:红楼梦(无障碍阅读典藏版)

内容简介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更是其中*为后人称道的著作。书中艺术地展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蕴涵着极为丰富深厚的思想文化内涵,被誉为传统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品评赏鉴。《红楼梦》问世不久就被争相传抄而广为流传,时至今日,已经有英、俄、日、德、法等多种译本远播海外,成为中华文明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名片之一。明中叶以后的时代,通俗文学在宋元通俗文学的基础上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及变化。这个时期,商品经济日益兴盛,与之相应,一种与传统标向的雅文化相对应的俗文化兴起,而且,这种演变在整个明代中后期是普遍的。商品经济与俗文化的交融,对这一时期文人的创作影响巨大。在宋元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小说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凸显出来,清人钱大昕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日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他将小说与儒释道并列为一宗教,似有提高小说地位之嫌,但也可见明清之际以小说为代表的通俗文学对于民众的影响。《红楼梦》的诞生即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作者曹雪芹,正史及野史札记中对他的直接记述不多,我们只能大概知道他的生平。但不能否认的是,曹雪芹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用他敏感、细腻的感情,多情及才华横溢的笔墨,将他的亲身经历、感受,对时代的体认,对描写对象充沛的感情体验,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生的参悟,完美地融于一部作品中。这种创作的体验及达到的艺术效果,在中国文学史上,以至于后人在读这部书的时候,都能够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著名的要数鲁迅所讲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红楼梦》对于明清时代世俗生活的把握是宏阔的。《红楼梦》的创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为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盛衰为辅线,描摹出一幅世俗的长卷,里面既有才子佳人、百态人生,又有诗词曲赋、琴棋书画;上至宫阉仪制,下至贩夫走卒、娼妓优伶,都有涉及。清代文学家王希廉评价《红楼梦》说:“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艺尺牍,爰书戏曲,以及对联匾额,酒令灯谜,说书笑话,无不精善;技艺则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及匠作构造,栽种花果,畜养禽鱼,针黹烹调,巨细无遗;人物则方正阴邪,贞淫顽善,而烈豪侠,刚强懦弱,及前代女将,外洋诗女,仙佛鬼怪,尼僧女道,娼妓优伶,黠奴豪仆,盗贼邪魔,醉汉无赖,色色俱有;事迹则繁华筵宴,奢纵宣淫,操守贪廉,官闱仪制,庆吊盛衰,判狱靖寇,以及讽经设坛,贸易钻营,事事皆全;甚至寿终夭折,暴之病故,丹戕药误,及自刎被杀,投河跳井,悬梁受逼,吞金服毒,撞阶脱精等事,亦件件俱有。”可见一斑。在宏观把握整个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红楼梦》对于人物、事件细节的描写又是真实而丰满的,它完全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叙事的主体。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而当阅读这些琐碎细节的同时,我们也能真实感受到作者的艺术加工,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领悟人生的通感油然而生。正因为《红楼梦》文笔传神,脍炙人口,因此虽未印行就已“不胫而走”,传抄甚广,版本众多。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八十回本。近世红学家们陆续发现十余种八十回《红楼梦》抄本,包括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等,均为残本,因离曹雪芹写作年代较近,所以更为接近原稿;题名《石头记》的“戚序本”“列藏本”等,较为完整;题名《红楼梦》的“甲辰本”“舒序本”等,评语较少,近乎白文本。另一种是百二十回排印本,为高鹗、程伟元补写印行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包括“程甲本”“程乙本”。此外,还有一些百二十回版本,内容大致与程本相近。《全本四大名著无障碍阅读:红楼梦(无障碍阅读典藏版)》前八十回主要依据清乾隆庚辰秋月脂砚斋评本,即“庚辰本”整理,所佚部分据“戚序本”补齐,后四十回以程乙本为基础,参照《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并适当参校其他版本整理而成。《红楼梦》“文备众体”,以白话为主,文言为辅,兼及诗词曲赋等多种文体。故《全本四大名著无障碍阅读:红楼梦(无障碍阅读典藏版)》注释较为注重生僻字的注音,以及难以理解之字词、成语、古诗文、方言俗语等的解释,以便读者。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