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内容简介

自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及其成功实践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系统、全面地描述中国道路的世界贡献,阐释其世界意义,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书紧紧聚焦于中国道路这个重大主题,在揭示中国道路的历史背景、对中国道路进行总体性理论阐释的基础上,系统展示了中国道路的“生存性贡献”“发展性贡献”“制度性贡献”“文化性贡献”“和平性贡献”,联系现实,内容厚重;逻辑清晰,分析深刻;论点丰富,视角独特。

作者简介

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08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有关学术机构兼职教授。中共中央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能力问题、结构理论、***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出版专著《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的人学理论》《能力本位》《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9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研究”,重点项目“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和“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等6个。黄相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科研部协作处处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学习时报》《北京日报》,以及《求是》《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撰写《不忘初心》《治心的学问》《互联网治理的中国经验》《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竞争性集权”模式》等著作;翻译《公共协商》《民主与差异》等著作。

目录

丛书

“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