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文化符号 : 新疆非遗刺绣衍生品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四色彩印,立足文化符号学的基本原理,以新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文化视角,对新疆历史与在民间搜集的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刺绣图案在针法、纹样、色彩上的共通符码意义进行重点解读,结合新疆非遗刺绣衍生品在题材反映方面的特点,从反映地方历史文化之美、自然风物之美与民俗文化思想、生产生活方式之美三个角度创新对新疆非遗刺绣如何进行产业开发的意义理解,结合笔者所负责的2016—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教*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新疆大学各民族刺绣项目中大量鲜活且富有传播力的新疆非遗刺绣衍生品设计稿、产品概念宣传稿以及布展实践宣传照,总结新疆非遗刺绣创新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经验,以期对“疆绣”的产业开发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讲好“富民兴疆”“乡村文化振兴”故事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王敏,祖籍四川成都,新疆乌鲁木齐人,文学博士,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人才,“自治区天山英才”,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近年的学术兴趣集中于地方非遗与文艺创作、民间文艺学等。2006年以来,在《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文学艺术类评论200余篇,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A类刊物独立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1部,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2016年至今,牵头完成的非遗文创成果多次受邀参加深圳文博会、上海进博会等高水平展会,荣获新疆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非遗创新奖”、第二届新疆哈密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乌鲁木齐礼物“优秀奖”等多个奖项。王俊涛,祖籍山东临沂,同济大学艺术哲学博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台湾高雄大学访问学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特聘授课专家、监督专家,入选文化部、财政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重点人才库(2016),山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文创开发与设计》主编。近年来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文艺研究》《艺术理论与批评》等刊物,曾荣获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十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论文奖”。作品入选“米兰设计周”及第十一届、十三届全国美展,先后为政府与企业设计开发200余项产品,受邀担任全国设计界多项大赛评委。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