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印象·中国历史:宋朝卷文治之路

内容简介

宋代经济、文教与科技之发达,达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程度,典章制度以及社会风尚等诸多方面,对后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取得如此进步,既与长期稳定的社会秩序有关,也与追求文治的发展道路存在关联。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宋朝不重武功,导致边防长期陷于困境,又以“积弱”著称,由此凸显出文盛武衰的时代特征。《印象·中国历史:宋朝卷文治之路》从宋初的制度设计与政治遗产说起,继之观察文臣武将的沉浮,帝王的行止特点,士大夫的仕宦追求、婚姻、情趣及交际活动等。其中既涉及制度、政策,更牵扯到大量人物的行踪。最后,由当年的运河一路追寻宋代城市繁盛的风貌与特点,就此揭示宋代实用主义政治的影响,为解读宋朝文治之路提供了线索。《印象·中国历史:宋朝卷文治之路》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取材于各种史籍文献,对纷繁复杂的史实条分缕析,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陈峰,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宋史研究,出版著作《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武士的悲哀:北宋崇文抑武现象研究》《宋代军政研究》《宋代治国理念及其实践研究》《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将坛说》《漕运与古代社会》等多种,发表论文80余篇。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