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博雅经典:古玉辨

内容简介

《博雅经典:古玉辨》属于民国时期古玉研究中的“传统派”,其在对历史文献的考释、玉器的分类定名准则、对中国玉文化内涵的阐述等方面,继承了传统古玉学研究体系,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书中也有局限之处,因其沿用旧考释方法诠释古玉,所探讨的内容,如玉的出产、释名、用途、相关制度、色沁、辨伪等内容,均依据文献记载和时代传承的定说,缺乏科学的实证方法,因而难免会有臆断的成分和谬误。如刘大同在书中虽然多次谈论了伪造古玉及鉴定的方法,然而记录均较简略,他本人并没有亲身实践过,应也是从其他书本传抄下来或耳濡目染传听而来。又如对玉器的特性、质地方面的描述,亦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经验之谈,用今日的考古学眼光来看,其中有不少错误和纰漏,这在文中会一一评析。然而,瑕不掩瑜,这些观点的偏失代表了20世纪初人们对古玉的客观认知水平,而我们现在再去看前人眼中的古玉,自然有一种别样的意境和体会。

作者简介

刘大同(1865-1952),原名刘建树,字桐阶,又名刘石荪,别号芝叟、芝里老人、天池钓叟。山东诸城县临浯乡芝畔村人(今属安丘县),清末秀才。积极的民主革命人士,在辛亥革命时期享有『南有孙中山,北有刘大同』之称誉。对金石、书画有较深的研究,尤好古玉。

目录

丛书

博雅经典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