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影武者(中卷)

内容简介

《影武者(中卷)》庆长五年,关原之战。德川家康在清晨的浓雾中开战,异乎寻常的事情发生了。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成为了日本战国时期的最大谜团……浓雾散去,德川家康传奇的指挥才能震慑了群雄。此后的十六年,家康平定了起伏跌宕的乱世,夺取了全国政权,最终奠定了德川幕府二百八十年的基业。他的领导权谋、智慧、和处世哲学更被后世树为人生典范。可是,从关原大战那一团清晨的迷雾中走出来的“家康”,他还是真的德川家康吗?或者,其实他另有其人……在中卷里,德川面临更加复杂的历史局面、国内外的不同敌友,而他选择了义无反顾。

作者简介

隆庆一郎(1923—1989),是日本著名剧作家、小说家。他的剧本《水户黄门》、《鬼平犯科帐》、《远山金先生》和《大忠臣藏》脍炙人口,在日本都非常著名,至今仍在不断重播,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之一。隆庆一郎60岁以后,才开始写小说。1984年,处女作《吉原御免状》即入围直木奖;1989年凭借《一梦庵风流记》夺得“紫田炼三郎奖”,他的小说,为时代小说界揭开了一个全新时代。《影武者》则是隆庆一郎的巅峰之作。运用历史学术的研究成果,追求“自由阔达”的人生理想◎李仁芳(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日本的内容产业发展独步全亚洲,波澜壮阔多采多姿,无论漫画、动画、游戏、小说、电视剧,其创意之丰盛,想象力之雄伟瑰丽,让人叹为观止。像前一阵子的大河剧笃姬,不只在日本,就是台湾也涌起一片讨论,甚至带动九州岛鹿儿岛的观光热潮。隆庆一郎的《影武者德川家康》,更是打破“历史小说”与“时代小说”的传统框架区分,塑造一种新的小说文体。所谓的“历史小说”是根据史实,描绘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而“时代小说”则披着历史的外表,是展现作者自由奔放、狂野创意的传奇小说。隆庆一郎则运用近来的历史学术研究成果,作为其追求“自由阔达”人生理想,充满神话精神之作品的核心张本。隆庆一郎34岁时就开始以“池田一朗”本名投身影视界,代表大作有《水户黄门》、《鬼平犯科帐》、《大忠臣藏》……等脍炙人口电视连续剧。写了26年的影视剧本,60岁后才开始写小说。像《影武者德川家康》,不只文字质地出众,人物的描写(无论样貌或人情),皆栩栩如生。且小说文本带着风格强烈的影像感,像开场“关原之战”对石田三成“鹤翼之阵”战场阵势的叙事,让读者如在现场身临其境。作者对大军会战大场面描绘,其功力有如电影大导演对运镜与场面调度的出神入化,令你有置身在这场日本史上最大会战战场中心的感受。隆庆一郎在文本脉络中调动千军万马的功力,让你读来喘不过气,一拿起来就难以放下。像为平息家康被刺谣言而作出的德川本阵移动、铁炮队及三河旗本部队对小早川秀秋的胁迫,以及岛左近的冲锋与中弹,那种胜与负之间契机一线瞬变的游走变换,关原之役现场过程如大银幕电影跃然纸上,读来一直喘不过气,非一鼓作气读完不可。隆庆一郎项庄舞剑,此书要旨显然不止于家康VS影武者的历史翻案与辩证。在人生哲学的体会上,读者自然而然随着故事重述者的文本呈现,不由自主慢慢会在心版中浮现一些思维: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家康本尊的“热衷权势追求”与影武者的“自由漂泊精神”,到底哪一种才是幸福的人生?隆庆一郎往生后长眠伊豆半岛上,热海十国岭之顶。从墓园可远眺阳光下闪着美丽光辉的无垠大海在脚下展开。墓碑背面刻着“坦坦”(亦即平顺)二字。源自诗人中原中也的诗句:“快活,坦坦,且不出卖自己;这是我灵魂所愿。”过了60岁才成为小说家的隆庆,在获得第二届“柴田炼三郎赏”的得奖感言中,解释自己为何转行为小说家的理由:“我对以往的生活方式感到厌倦。”他一生从编辑、教师到作家几度转业,甚且在剧作家的专业达到颠峰之域时,仍忍心割舍而改写小说。细察其生活理念,《影武者德川家康》书中拥有无拘无束自在心灵且一再漂泊不定的世良田二郎三郎,又好像是隆庆一郎本尊的自我写照。云一般的人。风吹来便随之飘动,时时变色变形以为乐。如积雨云似的隆庆一郎(或世良田二郎三郎)!隆庆一郎字里行间也精彩展露了动人的人性与真情,值得展卷一读

目录

丛书

文治LAB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