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

内容简介

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爱国老人、著名教育家马相伯以其创建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前身),参与发起建立公教大学--辅仁大学而为人们所景仰。黄书光教授的新著《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一书,为人们了解“出人于圣俗二界,活跃于宗教、政治、教育三重领域”的马相伯之传奇人生,其博大精深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提供了翔实而生动的最新研究。作者参阅了大量相关史料,如书末所附的主要参考书就达90种之多。在对史料的考证上,作者是很审慎的。如对马相伯的出生地的考证,以及马相伯博土毕业后在依纳爵公学的职位的考证上,都不轻易下结论。黄书光教授强调叙事、实证与说理相结合的研究风格,无疑使该书的论述更为接近史实,为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代大师的风范。

作者简介

黄书光,1962年11月生,1989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教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已出版学术专著《中国教育哲学史》(第四卷)、《胡适教育思想研究》、《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国家之光人类之瑞--复旦公学校长马相伯》,合著及参编著作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革命》、《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古代卷)等7部,发表论文50余篇。1997年荣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1年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3年荣获“第四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余子侠,亦名子峡,湖北蕲春人,1953年生。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毕业生。先后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华中师范大学获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兼职教授。其学术研究涉猎教育学、史学等学科领域。撰著主要学术著作《山乡社会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等。先后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日本殖民地教育史研究》(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研究论文集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0篇为国家教委主办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中国近代史》、《教育学》、《中国现代史》等刊转载。参编的多部学术著作先后荣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学科类一、二等奖。章开沅,浙江吴兴人,1926年生。1946-1948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历史系。1951年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至今。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主任。1984-1990年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1983-1990年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90-1995年,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与普林斯顿神学院客座研究员、耶鲁大学历史系鲁斯学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客座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历史所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第14届“黄林秀莲访问学人”等。美国奥古斯坦那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田纳西州长授予荣誉市民证书。撰著及主编的主要学术著作:《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张謇传》《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地位》《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实斋笔记》《鸿爪集》等。

目录

丛书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