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新中国文物保护史记忆

内容简介

任何再好的法律和条例,都要靠人来监督和执行,否则仍可能成为一纸空文。但要真正成为祖国文物的守护人十分不易。它至少需要具有两个条件:一是真正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知道应该怎样来保护和管理祖国文物,想得比别人更深更远更在行。二是要有那股对祖先负责、对后人负责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它看得同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当遇到使常人畏缩的困难和阻力时,敢于挺身而出,并且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轻易罢休。讲到这两条,不能不立刻想到郑振铎、王冶秋、夏鼐等几位令人难忘的先行者。就拿我接触比较多的王冶秋同志来说,在“文化大革命”那样大破坏的困难岁月中,对文物工作就起着别人难以替代的作用。记得李先念同志那时对各地领导干部所讲的一句话:你们一定要把文物保护好,否则王冶秋要同你们拼命的。文物工作在那几年中确实取得了震动世界的巨大成就,包括秦兵马俑坑、马王堆汉墓、银雀山竹简、满城的金缕玉衣等等。想想当时的环境,再想想取得的辉煌成就,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作者简介

谢辰生,1922年生于北京,著名文物专家、国家文物局顾问、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年轻时师从郑振铎,参加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甲午以后流入日本文物之目录》的编辑出版。1949年进入文化部文物局,参加起草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系列主要文物法规。曾主持起草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文物部分前言,还出版了《谢辰生文博文集》和《谢辰生先生往来书札》等著作。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