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网络知识产权法:制度体系与原理规范

内容简介

1、全面梳理,构建体系。聚焦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技术措施、权利管理电子信息、域名、软件、数据库、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权利保护和不正当竞争等问题。长期以来,网络知识产权被等同于网络著作权。事实上,网络著作权是网络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重点,这自不待言。可是,网络商标、网络不正当竞争甚至网络专利等问题也大量存在。例如: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制定“数字专利法”的议题开始被讨论;随着电子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网络服务提供者侵犯商标权和专利权的现象逐渐增多;随着网络空间竞争的更加激烈,网络不正当竞争进而影响到互联网产业良性发展的情形更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在介绍网络著作权的同时,全面梳理各类网络知识产权问题。2、设定总论,细化分论。初步建构起网络知识产权法的总论框架,就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网络对知识产权影响、网络知识产权立法和制度体系等内容进行总体分析。同时,建立起较为全面的知识产权分论内容,针对现代信息技术技术所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系统探讨网络著作权、网络专利权、网络商标权、网络环境下新型知识产权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救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网络反不正当竞争对知识产权的兜底保护等分论部分,而且尽量细化讨论相应的制度规范。3、围绕原理,注重实例。通过网络环境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原理,解读网络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则,同时注重将理论探索与司法判例、热点实例综合起来,使得原理、规范和实例紧密结合,具有实证性和针对性。4、紧跟时代,关注前沿。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各类互联网政策不断调整,网络媒介和互联网产业的管理方式更新迅速,网络知识产权法的内容制度因之而不断出新。本书紧跟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反映*新的立法动态和司法理念,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感。5、实证考察,比较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实证案例和新的技术发展带来的实际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和规则分析的结合,运用*新案例解读复杂的社会关系。同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国际规则和比较研究,探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新的立法进展和司法案例。

作者简介

梅术文,男,1975年生,湖北黄梅人,法学博士,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国家知识产权青年联合会理事,江苏省知识产权法研究会理事,南京市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知识产权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自2005年至今,在《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知识产权》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参编教材和著作1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15项。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