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法制现代化的挑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法制现代化为研究对像的理论专著,分别论述了传统东方法律文化的机理、法制现代化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范型、司法发展的逻辑四个部分的内容,适合社会主义法制研究者。本书是关于法制现代化问题研究的论文集。全书对法制现代化的基本理论、中国法制现代化以及司法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该书作者对法制现代化运行机理、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同时,也注重将法制现代化的基本理念应用到司法发展领域,可谓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阅读本书,对关注法制现代化的法律学人和法律实务工作者必定会有所裨益和启迪。本书收入的23篇文章,根据论域范围,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的7篇文章,旨在对法国启蒙思想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马克思的东方法律文化思想诠释。第二部分的5篇文章,着重探讨了法制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问题,涉及法制现代化的概念架构、分析工具和评价标准,东西方法律发展的政治机理以及东方社会主义法律发展的理论基础等内容。第三部分的7篇文章,围绕中国法制现代化问题而展开,分别考察了前现代中国法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20世纪中国的三次法律革命,20世纪初叶的中国法律文化思潮,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内部因素与外来冲击的交互作用等论题。第四部分的4篇文章,则对传统东方国的司法机理作了初步的分析,尤其是较为深入地考察了1949年革命胜利以来中国的司法发展历程,并且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司法改革进行了专门探讨,由此把握中国司法制度现代化的运动转迹与发展走向。

作者简介

公丕祥,1955年1月生,祖籍山东蒙阴,法学博士,现任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二级大法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法律与社会哲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学术领域为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问题研究。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法哲学革命》(1987年)、《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述论》(1992年)、《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1998年)、《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1999年)、《东方法律文化的历史逻辑》(2002年)、《权利现象的逻辑》(2002年)、《中国的法制现代化》(2004年)等,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100余篇论文。1995年被评为首届十名“中国杰出青年法学家”之一,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目录

丛书

中国10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文丛

在售商品

49家店有售 新书35家
3.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