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楷书燕然山铭(明董其昌法书选)

  • 作者 [明]董其昌
  • 出版社 黄山书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第1版
  • ISBN 9787546101293
  • 定价 30.00

内容简介

《明·董其昌法书选:楷书燕然山铭》是历代法书真迹萃编系列。楷书又叫正楷、正书、真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仍是通用的标准字体之一。楷书是从简省汉隶的过程中逐渐变化而来的,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结构严谨、字形定型。楷书在体势上多呈长方;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势;点画布局上布白精密,结体紧凑,重心的安置、笔道的长短、正斜、交笔的角度十分规范,合体字中各部分的位置安排,更求合理得当;点画形态上也极其丰富。楷书是以点画结构为特点的汉字书体,笔法、字形非常的固定。而行楷书的字形是在楷书的点画基础上,略加变动而适于连笔书写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书体,是楷书的直接快写体。简而言之,就是使字的书写更加灵活,加快书写速度,节省书写时间。

作者简介

董其昌(1555-1636年),明代著名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居士。南直隶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举进土,历任编修,湖广副使、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南京檀部尚书等职,以太子太保致仕。卒于里,谧文敏。少好书、画,曲摹真迹,至废寝忘食,终成一代大家,行楷之妙,冠绝当世。其《画禅室自论》中自道学书经过说:他十七岁学书,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锺元常诸帖凡三年,自渭逼古,及游嘉兴。见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许,自此渐有心得。又以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又善画山水,少时晕黄公望,梭宗董源、巨然,又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其画作氮韵秀润,生动,对清代三百年画坛影响极大。清帝康熙、乾隆俱喜其画、画。传世遗迹较多。着有《画禅室随笔》、《画旨》、《昼眼》、《容台集》等。董其昌《楷书燕然山铭》,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丛书

历代法书真迹萃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