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国有企业走向市场之路

内容简介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实现经济体制转轨的蓝图,1994年通过以财政、税收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新体制的框架。向新体制迅速迈进的进程将国有企业推到了矛盾的焦点,此时国有企业改革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进入了攻坚阶段。与此同时,经历了1992~1993年的经济过热,在经济降温的同时供需关系发生逆转,买方市场在各行业、各地区呈迅速扩展之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两极分化不可遏止。国有企业普遍面临走向市场的严峻考验。旧体制聚集在国有企业中的深层次矛盾充分暴露了。此时政府对丧失市场的企业已爱莫能助;向企业放权扩权已走到尽头;企图保全每户国有企业已不可能;减税让利已不符合改革方向。深化企业改革的思路、方法和手段必须进行重大调整。恰恰这一时期,我在国家经贸委分工负责企业和企业改革工作。我是1992年9月由东风汽车公司来到国家经贸委(1993年3月前为国家经贸办)的,直到1998年8月离开。这期间经济体制发生的历史性变迁,企业状况的大幅度起落,牵动着成千上万户国有企业和亿万职工百姓。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企业改革实施了强有力的领导,经贸委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地方政府以及企业都把企业改革放到突出位置,从不同角度大力推进和支持,使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使国有企业改革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我在国有企业工作了20余年,尝到过国有企业改革的酸甜苦辣。现在又作为参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一员,我深知国有企业改革事关大局,深知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事业,能投身于这一历史性变革,我深感责任重大。这期间,我将全部精力和时间都倾注于此,日夜伴随国有企业改革而行,使我有幸经历和参与了这一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全过程。国有企业改革路漫漫。过去的努力为今天的进展奠定了基础;今天的工作是为明天的改革筑路铺道。要前进,就得一步一个脚印。我在政府部门所经历和参与的只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一段,本书是将这一时期我的部分讲话、文章按时间顺序整理出来,以求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一时期国有企业走向市场起伏壮阔的历史进程。本书聚集的文字没有什么理论高度,也没有逻辑上的严密性,它并不是什么理论建树,而是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一个参与者的工作纪实。因此,在重新整理时除删去重复部分和纯属工作性质的内容之外,尽量保留了当时稿件的原形原意。每篇文章前都加了一个背景说明,意在帮助读者体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历史足迹。这几年我的工作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指引下,在经贸委党组领导下,与司局同志和地方同志一起进行的。同志们的思想火花使我深受启发;地方和企业的实践使我大开眼界。必须诚恳说明的是,各篇文章中正确的认识和观点大都是对中央精神的理解和学习吸收了同志们意见的集体创造;一些有争议和未必正确的观点大都属于我认识不足和理解的片面。

作者简介

陈清泰,1937年出生于北京市,1962年毕业清华大学动力系汽车专业,并留校任教。1970年进入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成设计实验室副主任、产品设计处处长,总厂总工程师、总厂厂长,并兼任东风汽车工业联合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神龙汽车有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