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莱芜大蒜

内容简介

《莱芜大蒜》一书讲述大蒜(AlliumsativumL.)是属百合科(Liliaceae)葱属(Alliumtistalosum),1~2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蒜、胡蒜、独蒜、独头蒜、葫或麝香草等。莱芜栽培大蒜历史悠久,莱芜大蒜是著名的莱芜特产之一,是我国众多大蒜品种中独具特色的优质农家品种,与莱芜生姜、莱芜鸡腿葱、莱芜花椒并称为“莱芜三辣一麻”,享誉海内外。20世纪60年代之前,传统莱芜大蒜以白皮质量最佳。白皮蒜又分为两个品种,即“大白皮”和“四六瓣”。共同特点是:蒜头较大,蒜薹产量高,耐寒性较强,生长期较长,蒜瓣皮薄,休眠期长,耐贮藏,质地细,蒜味浓,品质好。莱芜白皮蒜富含大蒜素、氨基酸、肽、甙、酶等成分。对伤寒、痢疾、流感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有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1960年2月,全国姜、蒜、葱规划会议在莱芜召开,莱芜大蒜获得了极高的评价。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当地白皮蒜多为杂交红皮蒜所取代。后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对外开放,大蒜需求量不断增加,大蒜品种类型也逐步增多,红皮杂交蒜、金乡蒜、苍山蒜、徐州白皮蒜等品种种植面积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境内种植大蒜品种逐步增多,红皮杂交蒜、金乡蒜、苍山蒜、徐州白皮蒜等品种都有种植。21世纪以来,莱芜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大蒜加工产品种类增多,保鲜、脱水、保健系列大蒜产品出口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如今,莱芜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被列入山东省重点示范园,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模式赋予莱芜农业新的生命力,莱芜三辣销往世界各地。立足莱芜大蒜生产实际,并兼顾国内北方农村和农业大蒜生产,我们参考国内外大量有关文献,总结整理了大蒜生产、栽培管理、加工、贮藏、脱毒组织培养、育种、病虫草害防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与大蒜有关的文化等内容,编著了《莱芜大蒜》一书。本书以推广知识、指导生产、科学普及为宗旨,突出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新颖科学,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作者简介

马强,男,副院长、支部委员。1973年8月出生,山东单县人,硕士,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95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山东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园林工程监理。现主要从事园林树木栽植养护、花卉栽培与管理、草坪绿地建植与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技术指导等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项目16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三等奖1项,莱芜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先后在《中国花卉盆景》、《兰》、《中国兰花》、《西北园艺》、《北方园艺》、《长江蔬菜》、《中国园艺文摘》、《中花园艺》、《中国果菜》、《植物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2部,分别被中国林业出版社和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1999年被莱芜市委组织部、莱芜市科委、莱芜市人事局评为第二批莱芜市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01年7月被莱芜市人民政府评为莱芜市农业科技先进个人。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