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内容简介

1994年春,香港文物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战国楚文字竹简。上海博物馆闻讯而起,先后斥资收购并接受捐赠共得完整及残缺简片1200余枚。经整理辨认,共有文字三万余,可分为80余篇文章,涉及哲学、文学、历史、政论等方面。博物馆决定,“先将一些文字数量较大的篇目,次第选摘发表”,于是有了藏简第一册的问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1)》包含《孔子诗论》、《缁衣》和《性情论》三篇文章,分别以“图版”和“释文考释”形式刊出。图版凡三种:缩小的排序图版、每简放大3.65倍的彩色图版,以及释文前所附的原大黑白图版。释文方面,《缁衣》、《性情论》两篇除考释外,并附有该文之上博藏简与郭店楚简字形对照表;《孔子诗论》则附有简本与今本诗篇题目对照表、诗论评语与毛诗小序评语对照表。孔子诗论现存简29支(完简1支),约1,006字。内容可分四类:第一类“不见评论诗的具体内容,只是概论《颂》、《大雅》、《小雅》、《国风》”。第二类“是论各篇诗的具体内容,通常是就固定的数篇诗为一组,一论再论或多次论”。第三类“为单简上篇名纯粹是《国风》的”。第四类“是单支简文属于《国风》、《大雅》,《国风》、《小雅》等并存的。《诗论》与另外的《子羔》及《鲁邦大旱》篇在字形、长度、简形上完全一致。整理者认为,“《子羔》篇纯属子羔问孔子‘三王者之作’,……《鲁邦大旱》是孔子评论鲁国大旱乃是当政者刑与德的问题。……而《诗论》则纯粹是评论《诗》,三者区别很是清楚。”因此,整理者没有采取将三篇列为一卷的主张,而是“按整理前后先发表《诗论》”。缁衣现存简24支(完简8支),计978字。“简文均为单面书写,书于竹黄”,“全篇23章,均以‘子曰’起首,进一步叙述称‘则’或‘故’,下引《诗》,再引《书》,文中皆称‘云’,如‘《诗》云’、‘《书》云’。”“经逐章逐字对校,上博简《缁衣》与郭店简《缁衣》在简文内容,包括章序,所引《诗》、《书》基本相同。……郭店简《缁衣》共1,156字。……今本《缁衣》第一、第十六、第十八等三章内容,简文无”,整理者认为:“可见文字是由汉人杜撰或按别本移入的,汉儒已作过较多的修改和补充,已经不是战国时代的原貌。”性情论现存可按文意排列的竹简40支(完简7支),另有严重残损者5支,计字1,256。简长57厘米,为这批收购中最长的竹书。本篇与郭店简的《性自命出》篇大体相同。但在某些段落亦互有参差。如:郭店简的34、35两简内容(“喜斯蹈”等句),不见于上博简;上博简第27,有“用心欲仁而弗苟”,郭店简则无;郭店简第67的“君子身以为主心”,亦不见于上博;郭店简63、64两简,上博无;上博28简“言欲植而毋流,居处欲壮而毋曼”,则不见于郭店;等等。其他尚有文句相同但次序不同者,如郭店简59—61。

作者简介

马承源(1928-2004),浙江镇海人。1954年起就职于上海博物馆,历任保管部副主任、青铜研究部主任和上海博物馆馆长。主要从事青铜器、简牍研究和鉴定。曾任上海博物馆顾问、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顾问、保利艺术博物馆顾问、中华世纪坛名誉馆长。198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7年经上海市文物动博物馆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确认具备研究馆员任职资格。1990年起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领导创建成上海博物馆新馆。同年荣获美国亚洲文化委员会1996-1997年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奖。1998年被法国希拉克总统授予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勋章。主要学术专著:《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等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