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美哉陶瓷:官窑名瓷

内容简介

精装8开全彩印208页,大量图版,中英文对照。由首都博物馆编辑。《官窑名瓷》以官窑之美为单元,收录北京故宫、台北故宫、上海博物馆所藏官窑瓷器,涵盖海峡两岸典藏之精品,图文并茂,对所收录的161件官窑瓷,均做了精彩描述,对读者了解官窑之美,就其艺术性、生活性、唯美性、趣味性、知识性来说,是最好的欣赏指南。中国素有“瓷国”之誉。远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华民族的远古先民,就在烧制陶器的实践中,经由不断改进原料的选择与处理,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水平,创造了原始瓷器。至迟到东汉末期,中国已能烧制出接近现代瓷器水平的青瓷。由于瓷器的用途与性能,较之陶器有更为突出的使用与艺术价值,因而倍受世人青睐。早期的瓷器制品,都是由民间瓷窑烧制的,除生产人量的日用瓷器外,也受官府委派,烧制一些“贡瓷”。由于宫廷与陋室、皇家与庶民,在用途和审美意识上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宫廷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而在传统的民窑之外,就出现了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官窑,亦称御窑。由于御窑能占有最优质的瓷土、釉料,能征调最熟练的工匠,因此御窑制品,可以说都是瓷器中的瑰宝。官窑是与民窑相对而言,其产生于何时,史籍缺乏明确记载。1977年,浙江慈溪上林湖吴家溪曾出土唐代越窑青瓷墓志罐一件,罐体上刻:“光启三年(887年一作者注)岁在丁未二月五日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1981年,该省文物部门,又于上林湖后司岙发现内外刻莲花纹、器底刻有“官样”二字的残青瓷小碗标本一件。文中“贡窑”,指的是该窑烧制“贡瓷”、“官样”二字,含有与民用相区分的寓意,因而这里的“贡窑”和“贡窑”烧制的“官样”瓷器,尚不能算为官窑和官窑制品。说它是民窑生产的“贡瓷”似乎更为合适。公元10世纪初,越窑制品中的“秘色瓷”,传为吴越王钱氏垄断,专供钱氏宫廷所用,并入贡中原朝廷,禁止民间使用。从官窑的定义——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来衡量,此时之越窑,显然可称之为中国官窑之祖。相传五代周世宗柴荣,曾于郑州置窑烧瓷,世称柴窑。可惜这个以皇帝姓氏命名的官窑窑址迄今未能发现。宋元以来,中国官窑,已有明确记载,一些史籍记载的官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