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2008年中国理财市场年度报告

内容简介

从2004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逐步涌现,与此前兴起的股票、基金和信托等金融产品一起构成了当今中国理财市场的主流金融产品。一个新兴的、发展迅速的竞争性理财市场在中国已初具规模,成为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不仅影响着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和经营绩效,以及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而且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理财文化,以及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金融产品供求双方对理财市场的关注与参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整体上看,中国理财市场呈快速和健康发展的态势,其间虽有被称为“问题”的现象不时出现,但应当说还没产生大规模违约,有关“问题”的出现需要从市场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角度去认识。这表明理财市场的价格发现、分散风险等功能正在逐步显现。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理财市场的发展与成熟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和理财文化培育,这不仅需要总结实践经验,理论研究也必不可少。它有利于中国理财市场走向成熟。面对着日趋复杂的金融理财产品和变化莫测的理财市场环境,中国的理财市场参与者需要做好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金融机构在理财产品设计、运行、营销和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尚有研究和改进的空间。而普通投资者在理财产品选择、跨市场套利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更是多少显得有些“无知”与茫然。如果说普通投资者对于股票、基金亏损的坦然或无奈源于对此类产品风险与收益特征缺少理解,那么对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零收益”、“负收益”等事件的“反应强烈”则多少说明普通投资者对此类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等金融知识的匮乏。近年来在实践中,间或有人对此类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表示不满。应当说,中国理财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现象,都与信息不对称有关,换句话说与理财市场的交易费用或理财文化相关。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强制性的制度供给之外,市场化运行的第三方理财服务机构的建立健全及提高服务质量才可能有助于解决理财市场知识或信息供给不足的问题,才能促进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现象的解释要受理论的约束。由于中国理财市场起步较晚且发展迅速,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以及借鉴西方模式的特征,非自然演进的制度变迁与本土文化的某些冲突尚无法完全避免。所以,对于目前中国理财市场发生的各种现象,无论是从经济理论层面,还是从传统文化层面,都需要寻求符合逻辑的解释。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看,中国目前理财市场理论研究的滞后不仅仅在于金融理论基础模型构建的不足,也不完全是西方资产组合或风险管理理论本土化改进的缺失,而更多的是有关理财市场的信息成本过高,基础数据的缺失,约束着中国理财市场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同时也约束着不同风险偏好的普通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选择。本书由普益财富金融研究所研究人员编写而成,对2008年中国理财市场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与分析,如果说本书的一些理论分析与结论也许还值得商榷,有关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许还有待提高,但是,本书所呈现的中国理财市场统计资料、事件描述等基础数据,从一定意义上讲,填补了目前中国理财市场研究的空白。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