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华经典诵读·国学经典精读:六年级下

内容简介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中华经典诵读篇目传承其底蕴,发扬其精华,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为了提高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为了将我国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中华经典诵读国学读本》(后文简称《读本》)应时而生。《读本》的选材内容包括:《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孟子》、《大学》、《菜根谭》等多部国学经典。为了发挥经典的育人功能,选材时我们注意了三点:一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记易诵;二是表现励志勤学、理想情怀和国家意识,发扬传统美德,传诵民族精神;三是体现积极的世界观,引领青少年进取向上,树立正确人生信念,形成核心价值理念。传统的启蒙教育,老师不作任何解释,让学生大声诵读文章,在抑扬顿挫之中,自然就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诵读,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像钉子一样锲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最后老师再稍作解释,重点点拨,学生自然就“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因为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阅历后,学生也能不解自通。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读本》,能激发人类生来就有的学习潜能。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具有发展的潜能,只要具备了合适的条件,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潜能就会被释放出来。很显然,在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中,诵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看。青少年天真未泯,正是记忆力、想象力高度发展的时期。科学合理地利用他们记忆的黄金期让其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培养记忆力、想象力,进而促使其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为中小学生挑选一本好的诵读书籍,将会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目录

丛书

中华经典诵读·国学经典精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