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儿科危重症监护与护理

内容简介

医学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使危重病急救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监护是对病人进行连续的观察和处理,包括监测生理功能、生命支持设备、指导管理和加强治疗等。重症监护的基本目的是评估生命器官的功能和急性疾病过程变化,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追踪药物的作用、评估病人的营养与代谢状态等。重症监护是危重病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休克管理和20世纪50年代丹麦流行脊髓灰质炎并发呼吸麻痹及呼吸衰竭的抢救是集中治疗和重症监护的两个典型事例,直到六十年代重症监护才逐渐被全球所接受。在美国,首先发展心脏病人的重症监护,建立特殊单元和训练监测的复苏人员,据美国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在1964年报告,有1000家国立医院具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心脏监护单元(CCLD,每年可挽救25000名患者的生命,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正式成立,至1971年CCU的数量超过2000个,1982达到5600个,重症监护(IC[J)总床位为55000个,占美国医院总床位的5%。最近20年中,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重症监护技术和新的监测方法不断引入临床,并且应用于许多疾病和各个领域,很好地改善了危重病的结果与预后。我国急诊医学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应用654—2治疗中毒性休克和暴发性流脑,80年代起开始建立ICU,加强急症科建设,成立中华急症医学会,90年代ICU数量和专业人员不断增加,监护抢救条件不断改善,开展院前急救,完善急症医疗体系。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来势猛、发展快、病情重和病死率高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建立了第一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I_D,以后各大中城市尤其是儿童医院均成立了不同规模的PICIJ和NICu,降低了危重患儿的病死率,促进了儿科医学的发展。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