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佛教美术史

内容简介

本書是作者涉略佛學領域的最初成果之一,系作者在前期作品基礎上增補所成,逾30萬字,是作者手稿。作品記錄的是作者對中國佛教美術歷史的探索和研究成果。作者按照中國歷史朝代更替順序介紹各歷史時期的佛學美術狀況。本書對於研究中國佛學和美術史的讀者來說,都具有一定的閱讀和參考價值。

作者简介

戴蕃豫,1910年代生人,四川人,章太炎先生弟子。自一二·八淞沪战争事起,戴先生终断了与章先生的学业。及至闻听章先生北上说服北方政府抗日时,已回到四川老家的戴先生又真心追至北京,然而此时,章先生已辗转去世于天津。于是戴先生只好暂留北京图书馆善本室,开始《后汉书》的研究。抗战期间,戴先生又流迁入川,在家乡的四川大学历史系任教。抗战胜利,戴先生应冯文潜先生之邀,入南开大学历史系执教。1956年,进入新成立的中国佛学院担任讲师。戴先生先後在中国佛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大学等校任教。并曾参与编纂《佛教百科全书》。戴先生又与朱光潜、沈从文等人相交甚笃,被学术界公认为”有学问的人“,其学生也称他为”活图书馆“。1989年1月1日,戴先生逝世。戴先生自幼颖悟好学,4岁时便随其母口诵四书五经。先生一生笃信“但求耕耘,不问收获”的非功利主义人生观。他做学问,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个问题发现、解决了,便去发现、解决下一个问题,如此而已。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著作手稿已有等身之高,如《中国考古学》、《魏晋南北朝史纲》、《秦汉史》、《唐宋文化史》、《中国佛教美术史》、《中国佛典刊刻源流考》、《高僧传初集解读》、《善见律昆婆沙札记》、《朝鲜史徵》、《朝鲜佛教文化与美术年表》、《日本平安朝之汉文明》、《儒学之目的与宋儒之活动》(译著)、《史通通释详考》等等,而付梓出版者却寥寥无几。戴先生本人也从未为求出版而四处奔走过。有幸的是,戴蕃豫先生之子,虽然在中央歌剧院担任歌唱演员,但一直感到父亲的这些著作有不可埋没的价值。于是,从1987年起,便私下联络出版事宜。在其父亲过世后,更是四处奔走,终于数部手稿得以影印或排印方式出版。已出版著作:《范晔与后汉书》,商务印书馆,1933年。《佛教美术史·印度篇(初稿)》,华北居士林佛画研究会,1943年。《印度佛教美术》,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中国佛教美术史》,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稿本后汉书疏记》,影印,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中国佛典刊刻源流考》,影印,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发表文章:《契辞疏记》,《考古学社社刊》第1期,1934年。《殷契亡尤说》,《考古学社社刊》第5期,1936年。《疏记》,《史地半月刊》,1937年第5期。《契丹王朝之佛教艺术》,(上海)《大公报·星期文艺》,1946年12月29日。《云冈石窟与域外艺术(佛教美术史中国篇之一节)》,《边疆人文》第4卷,1947年12月,第1-13页。《唐青龙寺教学与日本文化》,《现代佛学》,1957年第3期。《摩崖石经》,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碑版石经》,同上。《大雁塔》,同上。关于戴蕃豫先生的生平,可资参考者不多,参见:孙小宁:《学者出书难何时能解决?》,《中国文化报》,1993年11月1日。戴大辉:《稿本后汉书疏记·前言》,《稿本后汉书疏记》,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