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品读武汉工业遗产

内容简介

《品读武汉工业遗产》力图配合武汉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保护城市工业遗产的精神,梳理城市历史的文脉。《品读武汉工业遗产》主要反映了从1862年到1962年百年间成立的,在全国或武汉有较高影响力以及较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33家工业(交通)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全面展示武汉近代以来工业文明发展的进程和风貌,引领读者了解武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从而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武汉工业文化遗产,促进武汉文化产业大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品读武汉工业遗产》是在武汉市政协文史委的具体领导下编写的,为了编写好这本书,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吴勇多次主持召开编委会并组织专家讨论,使得本书能够顺成书。武汉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彭小华、文史委副主任殷小琴、长江日报夏武全主任、武汉出版社邹德清副总编对本书给予了许多具体指导。

作者简介

武汉,乃全国的腹地,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这里水陆交通皆便,自古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位。长江流经于此,汉水交汇于此,黄鹤栖息于此,龟山横卧于此。武汉历史悠久,远在商代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春秋战国以降,武汉地区更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至清初,“中俄茶叶之路”开辟,作为起点的汉口开始逐步成为世界茶叶贸易之都,被欧洲人誉为“茶叶港”。汉口开埠,尤其晚清重臣张之洞督鄂以后,武汉地区的对外贸易更与上海并驾齐驱,成为“驾乎津门,直逼沪上”的全国第二大城市,被誉为“东方芝加哥”。近代中国的国际大都市汉口、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汉阳、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武昌共同奠定了武汉的重要地位,造就了武汉近代以来的繁荣与昌盛。这里山水秀美、人杰地灵,她不仅孕育出了钟子期、伯牙等文化名人和黎黄陂等政界大腕,更是造就了一大批的商界翘楚、民族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勤劳勇敢、爱国奉献,他们秉承实业救国的理念,先后创办了一批批的工业和企业,为抵御外侮、挽权保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今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他们创办的这些工业企业大多已随着他们的逝去而关停、搬迁抑或改造,而成为工业遗产。但这些工业遗产中所蕴涵的精神和价值却随着时代的洪流而历久弥新。这些精神和价值正是对“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的诠释,尤其在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新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之际的今天,重新对这些商界前辈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怀加以解读并对其加以继承和发扬,对这些工业遗产中所蕴含的价值加以探讨和挖掘并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这些都有十分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