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城市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马克思哲学语境中关于城市产生、发展、变迁以及未来的思想理论,系统阐释唯物史观视野下城市运行的分工逻辑、交往逻辑、所有制逻辑、资本逻辑、阶级逻辑以及文化逻辑等哲学论题,详细论述基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迁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完整呈现马克思城市批判理论中基于历史视角的科学批判和基于道德视角的价值批判的双重逻辑线索,深入反思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问题的深层逻辑,力求为现代空间正义诉求以及城市权利理想寻求一种来自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

马超,1981年5月生于云南楚雄,2004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2007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2008年至今就职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16年受聘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学术兴趣涉及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空间哲学以及现代性理论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出版著作《现代性的历史与逻辑——马克思现代性理论及其当代阐释》(独著)、《民主、正义与全球化——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合著);发表《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形态的内在逻辑向度》《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城市理论的双重逻辑》等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