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国际经济法(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国际经济法》(第三版)是在《国际经济法》(第二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以及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发展变化的实际修订而成的。它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编写的专门教材之一。本教材分6篇29章,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国际经济法的核心问题。第一篇导论讨论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体系以及国际经济法主体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篇论述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法律与制度。第三篇介绍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包括资本输入国法制、资本输出国法制与保护投资的国际法制。第四篇探讨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着重论及国际私人融资、国际证券、国际支付、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第五篇研究国际税收法律制度,涉及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及避免方法、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等法律问题。第六篇阐述国际经济争议解决法律制度,如国际商事仲裁、世界贸易组织的争议解决机制、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的解决等。

作者简介

余劲松,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法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其代表性著作有:《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国际投资法》(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国际经济法的理论与实践》(日本成文堂株式会社1999年日文版)等。其代表性论文有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上的《论国际投资法中国有化补偿的根据》、《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上的《涉外破产的若干法律问题》和《法学家》2003年第3期的《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等。吴志攀,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其代表性著作有:《香港商业银行与法律》(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商业银行法论》(人事出版社1993年版),《金融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三版),《金融法四色定理》(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金融法典型案例选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中央银行法制》、《商业银行法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7月),《金融监管》(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其代表性论文有发表于《金融法苑》1998年第8期、第9期、第10期、第ll期和1999年第2期的系列论文1-5《日本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法的新观念》、发表在《中外法学》1996年第5期上的《我国金融市场的三种调节机制》等。

目录

丛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