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青光眼视神经诊断图谱

内容简介

青光眼早期诊断的重点是发现其特征性的视神经改变。这是由以下原因决定:青光眼的定义为一组特征性视神经损害的眼病,可有眼压升高,也可无眼压升高;客观的青光眼视神经改变一般早于主观的视野检测改变。然而目前青光眼早期诊断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青光眼视神经诊断尚无金标准。正因为青光眼视神经检查如此重要,又面临如此大的挑战,所以目前没有任何眼病的诊断像青光眼的视神经检测那样,需要利用如此多的高新技术,譬如共焦激光、偏振激光、干涉激光断层扫描定量检测视盘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作者简介

徐亮,现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眼科》、《国际眼科纵览》杂志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眼科杂志》等杂志的编委。198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1991年获得德国国家研究基金,以教育部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到德国Erlangen大学眼科医院从事眼科临床和科研工作。1996年获得美国青光眼基金会的资助,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眼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开展青光眼早期诊断与筛查的临床研究。多年来从事青光眼早期诊断研究,积累了大量青光眼的诊疗经验,在观察和分析青光眼视神经形态和正常人群视神经变异的基础上,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以“鼻侧盘沿”作为自身对照,判断视盘上下方盘沿有否丢失的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新模式。目前已积累了眼底照片数十万张,建立了青光眼视神经诊断的标准,并为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随诊监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光眼研究还涉及降眼压药物和视神经保护药物的临床应用、青光眼的激光及手术治疗方面。作为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合作单位的负责人,近年在可预防盲的眼病筛查与防盲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提出通过非散瞳眼底照相可同时进行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病的联合筛查方法,提高了眼病的检出率及筛查效率,降低了资金和人力成本。1992年,因杰出的工作成绩获得中美眼科学会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颁发的“金钥匙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近10年共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6次。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在国家“十一五”科技规划期间,获得了国家支撑项目“数字化眼科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2008年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并进入全国政协的教科文卫体委员会,通过现代医疗信息平台,创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防盲模式,为我国当前的医疗改革服务。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