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费曼手札:不休止的鼓声

内容简介

费曼的抽屉里,长年摆着一封从未寄出的信。信纸泛黄破旧,因为费曼经常拿出来展读。那是费曼在妻子阿琳过世一年后(1946年),写给亡妻的信。费曼在信末写道:“原谅我没有寄出这封信。我不知道妳的新地址啊。”2004年,这封信和其它费曼亲笔写的信,都来到费曼的女儿米雪手中。米雪说:“看着看着,我着迷了。写这些信的人展现出思路清晰、体贴、谦虚、风趣而又迷人的魅力来。”米雪于是选出415封信和家藏的照片编辑成这本书:“关于我父亲的书很多,不过那些书都取材于口述的数据。但现在你看到的这本书,都是他亲笔写的信,这些信自己会说话。这些信综合起来,展现出一种前所未见的费曼的特质。”1988年,费曼与世长辞。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死亡太无聊了,我可不愿死两次。”伟大喜剧演员的幕后,往往是一段历尽沧桑的人生;科学顽童的心底,透过这些纸页,浮现的是一个真挚高贵的灵魂。

作者简介

理查·费曼(RichardP.Feynman),1918年,费曼诞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1942年,从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美国设于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LosAlamos)实验室服务,参与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ManhattanProject),当时虽然很年轻,却已经是该工程中的重要角色。随后,他任教于康乃尔大学以及加州理工学院。1965年,由于他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成就,与朝永振-郎(Sin-ItiroTomonaga)、施温格(JulianSchwinger)两人,共同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费曼博士为量子电动力学理论解决了不少问题,同时首创了一个解释液态氦超流体现象的数学理论。之后,他跟盖尔曼(MurrayGellMann)合作,研究弱相互作用,例如β衰变等,做了许多奠基性工作。后来数年,费曼成为发展夸克(quark)理论的关键人物,提出了在高能量质子对撞过程中的成子(parton)模型。在这些重大成就之外,费曼还把一些基本的新计算技术和记法,引入了物理学。其中包括几平无所不在的“费曼图”,因而改变了基础物理概念化与计算的过程,成为可能是近代科学史上,最脍炙人口的一种表述方式。费曼是一位非常能干有为的教育家,在他一生所获得的数不清的各式各样的奖赏中,他特别珍惜在1972年获得的厄司特杏坛奖章(OerstedMeclalforTeaching)。《费曼物理学讲义》(TheFeynmanLecturesonHhysics)一书最初发行于1963年,当时《科学美国人》杂志的一名书评家称该书为“……真是难啃,但是非常营养,尤其是风味绝佳,为25年来仅见!是教师及最优秀入门学生的指南。”为了增长大众的物理知识,费曼博士写了一本《物理定律的本性》(TheCharacterofPhysicalLaw)以及《量子电动力学》(Q.E.D.:TheStrangeTheoryofLightandMatter)。他还写了一些专精的论著,成为后来物理学研究者与学生的标准参考资料和教科书。费曼是一位建设性的公众人物。他参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调查工作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尤其是他当众证明橡皮环不耐低温的那一幕,是一场非常优雅的即席实验示范,而他所使用的道具不过冰水一杯!比较鲜为人知的事例,是费曼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加州课程审议委员会所做的努力,他非常不满当时小学教科书之庸俗平凡。仅仅重复叙说费曼在于科学与教育上的无数成就,并不足以说明他这个人的特色。正如任何读过他最专业性著作的人都知道,他的作品里外都散发着他鲜活的多彩多姿的个性。在物理学家本职的工作之余,费曼也曾把时间花在修理收音机、开保险柜、画画、跳舞、表演森巴鼓,甚至试图翻译玛雅古文明的象形文字上。他永远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好奇,是一位一切都要积极尝试的模范人物。费曼于1988年2月15日在洛杉矶与世长辞。

目录

丛书

走近费曼丛书

其他版本

在售商品

21家店有售 新书2家
20.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