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新史学.第八辑:纳粹屠犹:历史与记忆

内容简介

中西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困难的,是一个迷人又让人困惑的领域。古往今来的史家大多喜好以自身文化进行历史解释,不了解也不愿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经验,把自己的结论当做是超人类的,从而窒息了历史经验的多元化,由此有必要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无外乎从哲学的与经验的两个层面展开。就前者而言,是“能否把‘西方’和‘中国’加以‘同质化’(cssentialize)和对立化。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不但是一个源远流长,而且也是多重层面的文化传统。譬如在中国,单以儒家的传统为例,就可明显地看出古典的儒学与产生于宋代以后的理学之间的差别。在西方的史学传统里,《新史学(第8辑)》将着重其历史哲学的方面,以求找出一千模式来与其他史学思想传统做比较”。这是一项崇高且难以企及的目标,本辑的一些文章则以具体的材料来阐述这一理论。

作者简介

陈恒,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耿相新,男,1964年6月生,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全国优秀出版社大象出版社总编辑、中共大象出版社支部书记。自1988年以来,耿相新同志策划、责编、主编的图书9次获得国家级大奖,11次获得省级奖。获国家级大奖的9种分别为:2004年责编的《邓小平手迹选》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特别奖;2004年主编的《寻根》杂志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3年责编的《朱仙镇木板年画》获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二等奖;2003年策划的《中国边疆通史丛书》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002年策划的《中国边疆经略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2002年主编的《寻根》杂志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社科重点期刊奖;1994年责编的《安阳殷墟青铜器》获1992-1993年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1992年责编的《中国史书目提要》获1988-1991年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1992年责编的《中国儒学史》获1988-1991年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此外,2005年责编的《天边的彩虹》获“中国最美图书奖”。耿相新总编是河南省唯一同时获得国家级三大奖的出版工作者。

目录

丛书

新史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