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第2版)

内容简介

《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第2版)》写作目的在于集中国内大型医院、医学高等院校的大量实践经验,写出一本指导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病理诊断上应用的书籍。病理诊断离不开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寻找诊断依据:病变性质的确立、实体瘤的鉴别、转移癌原发部位的推断、淋巴瘤的分型、肿瘤预后判断、靶向治疗特异蛋白表达的评估,以及感染因子的鉴定等。《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第2版)》有助于广大病理工作者正确认识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合理选择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完善实验操作和质量控制,科学地分析和判读实验结果,协助病理医生作出适当而全面的病理诊断,这些直接关系到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临床处理和治疗。《免疫组织化学病理诊断(第2版)》的写作和章节安排特色,是在简明介绍免疫组织化学最新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侧重按人体各系统疾病阐述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密切结合我国病理诊断实践指导应用,有明确的疾病针对性。在章节协调上,力求全书统一规范,思路清晰。

作者简介

吴秉铨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病理专科学院荣誉院士(HFHKCP),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担任《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诊断病理学杂志》《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实用肿瘤学杂志》《中国癌症杂志》顾问或编委,及PathologyInternational(日本)编委、JournalofExperimental&ClinicalCancerResearch(意大利)亚太地区编委。先后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院,并攻读病理学研究生4年。1980年留学美国,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NIH/NCI)进修,并受邀担任美国加州LomaLinda大学病理学系客座教授。1959年开始在北京医科大学任教,曾任病理学系主任、基础医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基础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之一。曾受聘担任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北京大学生物系客座教授或顾问。曾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病理学会主任委员;曾任亚洲、太平洋地区病理学会联合会(APASP)主席,国际病理学会(IAP)国际执委和中国部主席。曾担任《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总编、名誉总编,还曾担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肿瘤学杂志》《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编委、ActaPathologicaMicrobiologicaetImmunologicaScandinavica杂志(丹麦)国际编委、HumanPathology杂志(美国)亚洲编委。在50多年的病理学研究工作中,前20年致力于诊断病理学和实验肿瘤学研究,后30多年从事癌转移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研究。在学科领域,倡导病理生物学方向,是实验病理癌转移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癌转移研究方面,曾连续3次获得国家重点攻关课题项目,历时15年。在国际上获得3项纽约中华医学基金项目和1项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遗传和生物工程研究项目。发表论著200余篇,主编7部专著,参编5部专著,主译2部专著。曾应邀赴美国、亚洲、欧洲、澳大利亚等20余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