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重庆非通用语区域国别研究2020

内容简介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非通用语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非通用语国家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与非通用语国家密切交往的需求,国家教育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举措,大力推进非通用语建设。《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国别和区域研究设定为五大学科基础之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中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非通用语种类教学指南》也明确将国别和区域研究设定为五大学科基础范畴。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所体现出来的学科交叉与融合,将带领新一轮学科发展方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也日趋国际化,政府治国理政、企业置产兴业、高校学术研究、社会组织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等都急需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非通用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着眼于非通用语国际化人文特色建设。截至2020年,学院新设8个非通用语专业,实现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语种基本覆盖,打造西部领先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智库研究、语言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性基地。学院践行“外语+”理念,实行“非通用语+通用语”“非通用语+专业”“非通用语+国别研究”的人才培养路径,推动教学科研复合、理论实践复合、产学研用复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非通用语精英人才。如何务实推动非通用语专业师生开展区域国别研究是学院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建设任务。在此过程中,学院期待创办《重庆非通用语区域国别研究》,诚邀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赐稿,共同探讨相关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我们坚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将探索出一条非通用语专业师生进行区域国别研究的有效路径,培养出更多能切实担负起国家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非通用语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的对外开放,更好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