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母胎医学杨慧霞2018观点

内容简介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社会经济发生了转型,这也促使我国国民的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非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发病率升高,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另外,社会对母婴健康的需求和期望达到了未有的高度,母胎医学,这一新学科整合了传统产科学、影像学、遗传学、发育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致力于母婴健康、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而备受关注。为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如何通过孕期保健干预给胎儿创造理想的宫内环境以减少日益增加的成年期慢性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也成了国内外广大产科医师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动物研究均证实,生命早期(胚胎、胎儿、婴儿期)环境对其成年后的健康和疾病有重要影响,2000年国际上正式提出了健康与疾病的发生起源(developmentaloriginsofhealthanddisease,DOHaD)假说。DOHaD理念认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成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并不限于多基因遗传和成年生活方式的选择,胎儿宫内环境可能对这些慢性疾病产生影响。DOHaD学说对产科临床的挑战在于围绕宫内环境对成年期疾病影响的机制,涉及胎儿发育关键阶段营养,以及其他因素通过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即表观遗传学引发疾病发生,而且这种基因调控功能的改变可以隔代遗传。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中国产妇的人口学特点的变化更加凸显——高龄、超重和肥胖、伴随慢性高血压及糖代谢异常等代谢疾病增多,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期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升高。与剖宫产史相关的瘢痕妊娠、凶险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等病例增多,给妇产科临床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书主要针对母胎医学中母体医学方面,就本课题组近年关注的妊娠期糖脂代谢问题、子痫前期、宫内感染、胎盘植入等方面,根据课题组相关研究数据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和讨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产科医师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产科工作已不只是传统意义上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更要为新生命一生的健康而努力;母胎医学承载的已经不仅是母婴两代人的健康,更可能对未来几代人的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杨慧霞,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1986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疗系,1992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00—2002年在美国哈佛医学院BrighamandWomen'sHospital任访问学者并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危妊娠、母胎医学等。承担多项国际和国家及北京市等基金,已经发表中、英文专业论文近600余篇,主编及主译20余部专业书籍。担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兼妊娠期糖尿病协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全国产科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兼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生命早期发育与疾病防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妇幼健康研究会母胎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产前诊断及产科急危重症抢救专家组专家,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母胎医学专家组专家,国际健康与疾病发育起源(DOHaD)学会理事成员,世界卫生组织(WHO)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专家组专家,FIGO“关于青少年及育龄女性妊娠前和妊娠营养”区域特使。担任《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总编辑,《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妇产与遗传》《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TheJournalofMaternal-fetal&NeonatalMedicine》《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等杂志常务编委及编委。荣获国内科研及医疗多项奖项。2014年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2015年荣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百姓身边的优秀妇幼人。2015年荣获2014—2015年度中国十大妇产医师。2016年入选2017年度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2017年荣获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