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在时间荒原上:米沃什自选集

内容简介

波兰的维尔诺,一座将巴洛克建筑移植到北方森林的奇异之城,曾是多元、语言与信仰交汇的十字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在这里度过了时光。之后数十年间,这座城市历经战火与巨变,昨世界的似乎都被历史的残忍行径所否定了。在这部跨越三十年的自选集中,米沃什从维尔诺的“街道词典”开始,勾勒出一部非正式的自传。作者游走于文学、神学和哲学的边界,记录他对属于东中欧、俄罗斯,乃至西方世界共同遗产的诸多作家的解读;分享关于诗歌、时间、现实、罪恶、等命题的思;并以动人的笔触追忆故人往事——生于同一时代的人们建立起牢固的纽带,像大海漩涡中浮现的岛屿,是20世纪宏大命运的一份证词。可以将本书作为一部漫游指南,通向与我们的历史经验更为接近的“另一个欧洲”所塑造的文学意识:它对于历史特有着敏锐的感知,警惕任何禁锢心灵的力量,并试图毫不妥协地说出复杂的,为文明走出徒劳的循环往复寻找一剂解药。

作者简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ławmiłoz,1911―2004),波兰诗人、作家、翻译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共和国的立陶宛。1978年获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我们时代的诗人之一”。著作宏富,主要作品有诗集冬钟声在河岸边三个冬天白昼之光出落之处无法抵达的土地,自传体小说伊萨谷,回忆录故土米沃什词典,记猎人的一年,政论被禁锢的头脑,文集站在人这边在时间荒原上,诗论诗的见证等。译者简介:晓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英文系硕士,自由译者。译有作家们卡特制造:安吉拉卡特传等。精彩书评:“米沃什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揭露了人在激烈的世界中的处境。”——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米沃什是]我们时代的诗人之一,或许是的。”——约瑟夫布罗茨基“他是20世纪重要与恐怖事件的目击者。同时,对于这些事件,他是创新兼反叛的思想者与触角。”——罗伯特哈斯“作为一个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在于,他具有直抵问题核心并径直作出回答的天赋他是这样一种人,这种人拥有暧昧难言的,能比我们认知和承受更多的现实。”——西缪尼希尼“[米沃什是]一位在我们身边但令我们琢磨不透的巨人。”——约翰厄普代克“他心灵的稳健,那不可思议的沉着,使之成为20世纪的圣所之一,成为终解放的预言。他有一种罕见的天赋,懂得如何既保持不安但又镇定。需要光的时候,他便是光;需要石头的时候,他便是石头。米沃什的精神激情从未妨碍他对于历史的清晰理解。他内似乎从未辜负过他。他无比复杂的生经历和作品,都证明了对真理力量的根本信念。他有鹰的面容和鸽子的心。他与岁月一般坚韧,或者说几乎如此。”——纽约时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对记忆的一种强烈的私人反思,关于记忆可以拯救和救赎什么,以及它注定要失去什么虽然他的诗常常充满痛苦,但它们是谨慎的,启发的,而不是自传体的。其中很的作品面向世界,达到了一种神秘的简单和清晰,以对细节的执着凝视为标志他的声音是在寻找一种准确而诚实的方式来‘赞美事物的本来面目’。”——纽约书评“米沃什把这都写了出来——仇外心理、寻找对我们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负有责任的敌人、承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和意义的虚理想的诱惑。”——安杰伊弗劳瑙塞克(米沃什传作者)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