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含弘教育学术文丛·走出困境:教育主体的文化建构与实践探讨

内容简介

“教育”是什么,自古及今,见仁见智,确乎不可一言以蔽之。老子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没有什么可与“不言”“无为”之教益相比的,遵循了自然根本法则的化育过程有“不为而成”之妙。圣人无为而民自化,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古人讲求“尊道而贵德”,“道”即指天地系统运作之道,“教”字的原初意义即为效天地之道。古之为学者还有一深刻见解,“学(斅)学半”,这三个字可以使人悟出很多道理。其中一个道理,那就是要使人成为君子,自己首先得做个君子,教育别人也是个自我塑造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学说指出,人在改造外部对象的过程中自身也被改造。当代科学前沿理论研究者将人看作复杂的适应性系统,在相互适应的过程中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化。在现代社会,从事过教育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教育者自身是在一个双向互动、彼此适应的交流过程中和受教育者共同发展的,并非总是有德者培育无德者,有知者教导无知者。因此,说“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交流”是有道理的。重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个关于“教育”的定义,体味其中深刻的意蕴,不能不使人惊异地发现,从中国古代的先哲,到当代*前沿的思想家们,都洞见了一个跨越遥远时空的真谛。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之间,都处在一个生态的关联之中。生命之间互为依存的条件,并以相互适应为自身存在的根本途径。主体自身的建构须“以身观身”,推己及人。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有云:“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在先贤看来,善于建构者牢不可破的根本唯在修德于自身,其根本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人文成化,尊奉天地之道;公序良俗,顺从天经地义。圣人言:“君子体仁足以长人。”(《易传·文言传》)今人说:“互利才能共生。”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与生态学的原理为我们认识和阐释教育主体的生存方式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社会是教育*重要的功能,为一个行将到来的社会奠定基础是教育的神圣责任。构建和谐社会,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中国乃至世界通向未来可行的路径。为此而做的基础建构,就是培养具有主体性和公共意识的公民。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共同尊奉的价值观,那不是靠说教,而是靠民主的生活方式培养出来的,是生长出来的品质。这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是唯有教育才能担当的使命。适应未来社会生存所需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学校教育可以创造条件使各种不同的价值、多元文化的信息对个体的文化过程实现平权化的输入,由个体来思考、观察、判断并做出选择,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并成长为有自主价值与和谐共生理念的一代新人。将这种顶层的设计落到实处,那就是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创造民主生活的情景,其*主要的任务就落实于教学过程中,因为个体生命中*宝贵的生长期都要在学校的课程中度过。就此来说,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应当深切地关注并进一步深入探讨民主教学问题,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话题。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