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

内容简介

《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主要研究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有别于精英艺术的特殊性,从而为解读民间艺术之美奠定理论基础。《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提出,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在审美方式上不同于现代美学所建构的分离的、对象化的、静观的审美,而是一种多感官联动的、融入性的审美;民间艺术之美不是高大玄远之美,而是一种“亲近之美”;在价值取向上,它不同于重视新颖性、陌生感的求异性审美,而是一种重视群体经验的认同性审美;在审美理想方面,民间造型艺术往往以图案与色彩寓意吉祥为美,民间表演艺术则崇“奇”尚“乐”,体现了“生命力的高涨”。《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研究》还指出,中国传统艺术包括文人士大夫艺术与民间艺术两种基本形态,文人士大夫艺术或体现儒家美学精神,或体现道家美学精神,民间艺术则主要体现直接来自本原哲学的“生生”美学精神,这种美学精神祝福和祝愿生命繁衍不止、生生不息,肯定和赞美生命健康、强力的状态,偏爱热烈、喜庆、饱满、丰富等体现生命力高涨感的艺术形象;民间艺术所体现的“生生”美学精神与儒家美学精神、道家美学精神一同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三个基本维度。

作者简介

季中扬(1976—),男,江苏泗阳人,文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民俗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博士后(2013—2015年),江苏省民间文艺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文艺学、民俗学研究。在《学术研究》《文艺争鸣》《民族艺术》《江苏社会科学》《中州学刊》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转载;合著学术著作2本,主编教材2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博士后面上资助与特别资助项目各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得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排名第二),省教育厅特等奖1项,省社科联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