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汉越趋向补语对比习得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将汉语二十二个趋向补语分为八组:“来、去”组、“上”组、“下”组、“进”组、“出”组、“回”组、“过”组和“起”组,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系统地研究了它们在越南语中的对应形式及越南学生的习得情况。汉语趋向补语在越南语中的对应情况相当复杂。这与其意象图式及谓词词义有很大关系。总体上看,汉语趋向补语基本义在越南语中有“谓词”“谓词趋向补语”“谓词结果补语”“谓词介词”四种对应情况,汉语趋向补语引申义在越南语中有“谓词”“谓词趋向补语”“谓词结果补语”“谓词介词”“动词谓词”五种对应情况。不同组的趋向补语越南学生的使用情况是不同的。其正确率的发展趋势也是不同的:“来、去”组、“上”组、“起”组趋向补语的正确率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递增,“过”组趋向补语的正确率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下”组、“进”组、“出”组、“回”组趋向补语的正确率呈现出“U形行为模式”。越南学生所产生的偏误可归为五种类型:趋向补语冗余、趋向补语遗漏、趋向补语与宾语错序、趋向补语之间混淆、趋向补语与其他补语混淆。在使用的过程中,哪一组趋向补语在越南语中有多种对应形式,越南学生所犯的偏误也会有多种类型。越南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时,其正确率是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而提升的。趋向补语基本义和趋向补语引申义的习得情况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趋向补语句式的习得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阶段是T2a、T2b、T3a、T3b句式,第二阶段是T1a、T1b、T6a、T6b、T7a句式,第三阶段是T4a、T4b、T5a、T5b、T7b句式。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这两个原因是越南学生习得汉语的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受母语负迁移影响导致偏误的比例会降低,受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影响导致偏误的比例会上升,但母语负迁移依然是各阶段的主要偏误来源。

作者简介

作者刘汉武,越南前江人。2006年以榜首成绩毕业于胡志明市国家大学下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胡志明市银行大学外语系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越语言对比、越南学生二语习得和越南汉语教育。至今,已出版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校级科研项目4项。

目录

在售商品

39家店有售 新书26家
50.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