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帛书集字对联幅式及欣赏

内容简介

帛书,是古代春秋战国至汉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帛书又名缯书,是以白色丝帛,即本色的初级丝织物为书写材料,常常有“竹帛”并举,并且帛是其中贵重的一种。现有很早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完整帛书,以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为大宗。就书法而言,布局大体齐整字体扁平而稳定,笔法圆润流畅,介于篆隶之间,这种将文字艺术化的追求,深受广大书法者的爱好。为更好地配合广大书法家、书法爱好者进行帛书的创作,书稿针对对联幅式产生的渊源、特征等进行集字谋篇,并对其章法布局逐一评说,在评说中欣赏,在欣赏中学习章法布局的有关知识,力求图文并茂,言之有物,论之有据,使之成为书法家、书法教育者、书法爱好者的一本参考书、教科书。

作者简介

孙敦秀,笔名习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原常务理事、理论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史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简牍书法高级班导师,北京大学文化创意创新孵化基地简牍书法艺术院院长。北京潞河中学“钱学森班”校外指导专家。宗宝光,1969年6月出生,笔名墨石,号素心斋主,迟悟轩居士。现为简牍书法艺术院院长助理、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助理、中华诗钟社副社长、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副院长。野草诗社、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词赋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艺委委员、楹联教师;北京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兼《北京楹联》主编。曹艳清,别名燕青,1970年10月出生,号一梦阁主,现居北京市通州区。1992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在清华美院培训中心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孙敦秀简牍书法专项研修课程学习。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