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资源配置视野下的聚落社会——以湖南通道阳烂为案例

内容简介

在以村落为代表的聚落社会中,不论是从人与物的起源,还是家族社会的组织,抑或是村民的生计方式、象征系统,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围绕着资源展开。在人们面对的资源稀缺上,不同文化下的人群建构起了对资源的利用方式。文化不仅是认识资源的前提,也分野了资源,使资源在不同的文化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序列;文化不仅组合了资源,也规约了利用资源的方式,人们是在特定的文化下去利用有限而稀缺的资源,在风险小化的前提下,实现对资源的化利用;就人类来说,不同民族所构造出的不同文化就是应对这种资源稀缺的结果,也是一种表达。由此,在人类可以生存的环境内,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而形成了对资源利用的文化制衡格局,资源利用制衡格局的形成是人类生存安全的基础,也是人类可以永续发展的前提。书稿从聚落社会资源配置的维度,以解剖麻雀的精神,以小见大,以湖南阳烂侗寨为范本,分析了资源配置在当代少数民族聚集村落的方式方面的变革、作用与意义,探索了保护少数民族特色与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融入现代社会的道路。

作者简介

罗康隆,1965年生,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湖北“楚天学者”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讲座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1987年就读于贵州民族学院历史学,获学士学位,1998-2000年中央民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2000-2003年就读于云南大学民族学系,获博士学位,2003-2007年在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做博士后。出版学术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现为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武陵山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主任,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生态文化与居民健康)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生态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西南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苗学会会长。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