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敦煌契约文书语言研究

内容简介

在人文学科中,语言研究和历史研究最接近科学(8cience)。科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证,语言研究和历史研究以“求真”为其目标,它不同于文学艺术研究中的“求善”“求美”。在历史语言研究中,无所谓“发明”,我们只有“发现”,研究者的工作是拨开历史积淀的沉沙,尽力‘恢复语言的本来面貌。当然,历史是不可能全面恢复的,但科学研究的任务是尽可能接近历史之真。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设立“历史语言研究所”,将“历史”和“语言严合为十所,是符合学理的。我国历史上的语言学材料,主要是官方和文人留下来的,经过官方的筛选和文人的加工,已失去了大半原有的特色,以在反映历史语言的本来面目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敦煌出土的5到11世纪的抄本,其中有大量的民间文献,比如用于民众讲唱的变文俚曲、民间进行经济社会活动的契约社帖等,它们是当时活的语言的真实记录,保留了大量的口语词、俗语词以及当时的口语语法,对它们进行研究,一则可以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丰富语料,二则可以了解当时人们的语言特征和生活习俗;既是丰富的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研究的资料,也是丰富的民俗文化学的材料。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俗文学中的语言研究比较多,而对社会经济文书中的语言研究较少。陈晓强先生以敦煌契约文书的语言研究为选题,体现了作者置身于学术前沿的敏锐的学术眼光,此选题在汉语史研究领域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目录

丛书

敦煌西域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丛书

在售商品

15家店有售 新书4家
12.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