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汉代墓室壁画研究

内容简介

《汉代墓室壁画研究》研究对象是两汉时期的基室壁画。“壁画”一词,广义来说泛指以任何工具和技法绘制于建筑物墙壁面上的画像,狭义来说专指以笔和墨及各色颜料之类绘画于建筑物墙壁面上的画像。中国考古学对“壁画”的研究,主要采其狭义的解释。汉代墓室内的墨笔彩绘画像,与画像石、画像砖、石棺画以及其它器物表面的画像等,各有相当数量的遗存,各有定名,也各自成为独立的研究门类。本论文是对汉代墓室壁画的考古学综合研究。研究方法是对中国各地出土的数十座汉代壁画墓标本进行收集、分类、排列、整理、比较、分析,探讨从西汉到东汉时期,壁画墓及墓室壁画的发展状况,重点研究墓室壁画在汉代丧葬文化中的功能与意义。

作者简介

黄佩贤,香港出生,祖籍广东顺德县。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1993及1995年先后取得文学学士及哲学硕士学位。其后获取香港北山堂基金奖学金,赴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留学,主修中国美术及考古,2005年取得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攻读第二个博士课程,主修考古学及博物馆学,2008年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自1992年起,曾先后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文物馆、校外进修部及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美术及考古系担任教研工作。1999年起全职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曾发表中英文著作及学术论文30多项,包括《通识中国书画》、“PowerofImage—AStudyoftheSilingCombinationsinHanTombInteriors”、《考古出土的早期孝子图像——兼论图像的教化功能》、《汉代的北方动物神形像》、《程正揆(江山卧游图)的次第问题》等。

目录

丛书

考古新视野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