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口腔科特色治疗技术

内容简介

《口腔科特色治疗技术》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口腔各科(牙科、牙髓病、儿童牙病、牙周病、口腔黏膜与口腔颌面部疾病,颌面部肿瘤、全口义齿修复、口腔黏结修复、战创伤的救治等)的特色治疗技术,包括近年来涌现出的新技术、新方法。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与特色技巧,并配有大量线条图和彩图,便于读者理解。《口腔科特色治疗技术》学术水平较高且实用性强,对临床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可供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郭天文,男,1938年6月生于太原市。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系,毕业后留该校口腔医院修复科工作。从事口腔修复医教研工作4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对全口义齿的印模、颌位关系、排牙、平衡咬合、咀嚼效率、受力分析有深入的研究。1985年编导了我国第一部口腔教学录象片“预防儿童牙颌畸形”,多次在中央和地方电视台播放。1986年研制了机械固位式(牙合)架。1988年首次建立了“可摘局部义齿设计的微机辅助教学系统”。首次提出“髁道斜度的基准平面应是眶耳平面”、“咬合平面前部应与口角联线平行”和“生物力是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之一”的论点。1995年研制成功首台国产牙科铸钛机,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水平。20世纪80年代末参与开创和发展医学美学新学科的工作。1994年主持了首届国际医不美学学术研讨会。1995年最早赴国外介绍中国的医学美学,1997年参加了京都第2届国际齿科审美学术大会,并作了特别讲演,论文被收入日本“齿科审美”杂志。2001年应邀参加了在东京召开的第5国际齿科钛学术大会,并作了特别讲演。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编《临床全口义齿学》、《口腔科铸钛理论和技术》、《口腔颜面美容医学》、《美容牙科学》专著4本。参编《口腔修复学》、〈口腔医学美学》等11本书。发表论文200余篇。指导博士生、硕士生22名。科研成果获军队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成果奖6项。“全口义齿固位的研究”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口腔医学界第一个最高奖项)。“钛义齿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获2002年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主持编写的教材荣获国家卫生部教材二等奖1项,研究的成果获省级一等、二等奖各1项。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1届)、陕西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军队科技奖评委。兼任《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医学美容杂志》等10本杂志的编委、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副主编。曾被评为总后勤部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博士生导师、总后勤部优秀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

目录

丛书

名院名医

在售商品

17家店有售 新书0家
9.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