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电路部分 第2版)

内容简介

《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电路部分第2版)》在讲述电路与电子学的发展历史和电路工程的基本任务与方法之后,按照:(1)从电源、开关、电阻、电容、电感、互感、变压器到互连线及传输线,(2)从集总参数到分布参数,(3)从单端口、二端口到多端口网络,(4)从直流静态、交流稳态到瞬态,(5)从理论分析到初步设计的顺序相互穿插,讲述由基本元器件,特别是无源线性器件构成的基本电路的规律、模型与分析方法。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的一套教程,《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电路部分第2版)》适合于高等学校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电路课程的教学,并强烈建议与《电路与电子线路基础电子线路部分》联合使用。

作者简介

王志功,1973年9月至1981年12月先后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学习、任助教和攻读硕士;1982年1月赴同济大学任教;1984年12月至1990年8月先后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电子系进修和攻读博士;1990年10月至1997年9月先后在德国弗朗霍夫协会所属的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和任客座研究员;1997年10月作为国务院归国定居专家回国工作,受聘为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领导建立了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担任所长。迄今为止已在国际和国家级重要会议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600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400多篇,获得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30余项。出版专著3部、译著6部和教材12本。系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20多所中国大学以及加拿大Carleton大学和澳大利亚EdithCowan大学兼职教授。培养出硕士100余名,博士50名,博士后8名。其中已有8名晋升副教授,8名晋升教授。所创建的研究所已培养出硕士400余名,博士60余名。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2004年担任国家“863”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专家。2000年荣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年以来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年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电子科学与技术组成员。2011年荣膺“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入选“中国电子学会健康物联网专家委员会”。2003年9月获科技部和教育部等6部联合授予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6月荣获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的“全国归侨十杰”称号。2006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师德标兵”。2013年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目前担任本科生“电路”与“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研究生集成电路设计相关课程教学。研究方向包括本专业领域内的数字无线电、数字电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无线接入等系统的射频集成电路、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光通信用超高速集成电路,以及以受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为目标、跨学科的“微电子神经桥”系统研究与动物实验及经络机理和针灸效应研究。

目录

丛书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