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荣宝斋画谱47

内容简介

《荣宝斋画谱47》收录的是于非闇大师作品。于非闇大师是我崇拜的大画家之一,今年正值他的百岁周年纪念,我很想念他!他是近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第一大画家,没有人能超得过他,这是我想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我久已想说的话:特别是在当今,中国工笔花乌画普遍受到冷遇,很不走运,工笔山水画几乎绝迹,重提于先生的作用和地位,就不仅仅是纪念他一个的问题了。一般地说,工笔画的最大的毛病和弱点,也是最容易受攻击和令人轻视的,是它们的匠气和呆板,真实得和原物一样。而非闇先生的工笔花乌画偏偏充满了灵气,非常美,比原物美得多!他的工笔画能和白石大师的大写意画并列,都那么耐看,都那么叫人越看越放不下,就因为画得都可爱,都是大艺术品,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作者简介

于非闇,满族,1889年生,1959年逝世,北京人。原名于照,字非厂,别署非闇。曾任教于私立华北大学、京华美专等学校。后应邀担任古物陈列所国画研究馆导师。195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兼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玉兰黄鹂》、《丹柿图》、《牡丹》等。著有《中国画颜色的研究》、《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等,及画集《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选集》。1989年北京画院等单位在故宫博物院举办《于非闇画展》。于非闇是当代工笔花鸟画的重要代表性画家。早年曾从事写意花鸟山水画创作,1935年以后致力于工笔花鸟画,艺术高峰时期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于非闇说:“我的学习是以宋元以前为主,以赵佶为中心环节来进行研究与分析”。曾长期从事于对古代绘画作品的临摹、默写与研究,并借鉴宋元明清丝绣和民间绘画,同时坚持长期写生。他在青年时期曾从民间画师王润暄学习养花养虫鸟和制作颜料,对花鸟的生态、习性作过深入观察。这些都为于非闇后来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继承并发扬了唐、五代、两宋以来工笔花鸟画的优秀传统。画面布局严谨,用笔劲健,设色明丽典雅,形象生动,富于装饰性。并与瘦金体书风统一和谐,表现出欣欣向荣、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怀。晚年作品在取材和表现手法上力求贴近现实生活,达到雅俗共赏。

目录

在售商品

40家店有售 新书2家
5.0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