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

内容简介

《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解读数字“三”在朱践耳音乐创作中的结构意义和象征意义》以数理逻辑剖析研究朱践耳作品中的技法特征,展露朱先生在作曲新技法探索中的发展轨迹,以作曲家对数字“三”的偏爱及具体运用于创作中这一“局部”现象作为切人点,进而从中寻觅出属于践耳自己的某些创作行为习惯、思维特征,最终揭示出他个人创作风格中的某些独特之处。探索出朱先生在适合中国文化传统并结合时代作曲新法结合上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作者简介

赵光,作曲家、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音乐剧研究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专业委员会副会长。1962年生于中国鞍山,198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攻读作曲及作曲理论,先后从师赵晓生、朱践耳、陈铭志、林华、严庆祥等教授。1988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复调、赋格及作曲课程的教学工作。2000年考入并攻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博士学位,师从赵晓生导师。代表作品: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歌《致世博》,《升上海世博会旗主题音乐》,管弦乐《墨意》,交响组曲《上海印象》,交响组曲《大江东流》(与周湘林合作),室内乐《弦乐协奏曲》,《冥想》(为女高音、小提琴、大提琴和击鼓手而作),弦乐四重奏《斯布阿娜瓦》,舞剧《中华鼓舞》,青乐剧《六租惠能》,大型情景景观剧《印象刘三姐》(部分音乐创作),《太湖明珠》——2002年无锡国际电影节歌,《美丽就在你身旁》上海国际服装节歌,流行歌曲《我是天真》,《焰火》等。1995年担任沪港粤歌手总决赛评委。2001年担任全球华人歌手总决赛评委。2003年10月和2005年12月受聘担任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金唱片奖评审委员会委员。2004年和2006年应中国中央电视台之邀担任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2007年受聘担任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评委。获奖与演出:交响组曲《大江东流》(与周湘林合作)荣获《第十三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奖》(大型作品)文华音乐创作三等奖。歌曲

目录

丛书

音乐博士学位论文系列

在售商品

4家店有售 新书3家
17.40
综合价格品相店铺 只看全新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