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

内容简介

我们究竟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界中?发达的自然科学关于这个世界告诉了我们什么?一切都是早就定好了的?绝对不是。这个世界是“双非”的,其中的任何“事件”的发生在认知的意义上都是“双非”的,也就是说既不存在充分条件,也不存在必要条件,世界不是决定论的,我们能够影响未来。这个结论既来自数理科学的极致推理,更来自似乎浅显的博物学实践。《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从认识论的"双非判断或原则“(此原则是作者本人提出并命名的)说起,通过一些典型的科学思想观念,阐释了近代自然科学博物传统的意义,提出了新博物学的设想。新博物学是传统博物学的博物情怀加上当代数理科学的还原论成果,两者结合起来以综合的面目展现出来的。《看得见的风景:博物学生存》用博物的眼光描述世界的图景,引领读者体会到世界的复杂和不确定,并进而引导读者对作为人和人的自然科学,在这样的图景下,应当有怎样的伦理观念(特别环境伦理观念)和科学观进行颇有新意的思考和体验。

作者简介

刘华杰,1966年生,吉林通化人,获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理学学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传播。作品有《浑沌语义与哲学》、《浑沌之旅:科学与文化》、《分形艺术》、《以科学的名义》、《一点二阶立场:扫描科学》、《殿里供的并非都是佛》、《植物的故事》、《中国类科学》等,译作有《湍鉴》(与潘涛合译)、《怎样当一名科学家》、《科学哲学》、《事实、虚构和预测》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编号NCET-06-0024),曾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目录

丛书

火蝴蝶文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