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意式街风情

内容简介

继《五大道的故事》、《追寻大直沽》、《话说估衣街》、《津沽百年》等书相继出版之后,“今晚丛书”中的《意式街风情》即将付梓。在圈外人看来,以天津历史、天津风情、天津建筑等为主要内容的“今晚丛书”,似乎已经成了颇具“津味”的系列。其实,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天津是中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还有九块外国的租界地。这里既饱受了帝国主义的凌辱,也留下了资本主义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因此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九十年代以来,天津市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危陋平房改造全面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好有价值、有特点的古代和近代建筑,就成了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过去一说天津最有特点的建筑是“天津小洋楼”;而天津小洋楼中人们印象最深的又是五大道。于是,《今晚报》在副刊上开辟栏目:“五大道的故事”并征文。事毕之后,又择优辑录成册。“今晚丛书”中第一本具有天津特色的通俗小书,就这样诞生了。未曾想到的是,这本小书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也引起了诸多部门的重视。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房管部门加强了对这些历史风貌建筑的维护,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对保护历史遗迹更加重视。特别是在旅游业备受重视的今天,风貌建筑和人文景观也成了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部门加大了挖掘开发的力度。各区有远见的领导者,把仅存的历史建筑当成宝贵的财富。因此,好多地区、部门找到今晚报社,要求联系本地区、本行业的资源和特点,运用征文的形式共同进行挖掘。于是,有关大直沽、估衣街等征文与丛书和读者见面了。今年,市政府决定以意国租界遗留的建筑为基础,建立意大利风情区。这实在是利国利民之举,本报编辑、记者也为之振奋。副刊部依袭惯例,组织了以意大利风情区的建筑风格、人文资料为主要内容的征文活动。各方有识之士纷纷赐稿,一方即将被人们遗忘的土地,以及在这块土地上曾经演绎的历史,又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据1991年11月出版的《天津简志》介绍,“意租界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意国强迫天津海关道签订《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划定意租界,位于海河北岸,占地771亩。其四至为:东沿铁路;东南接俄租界;西南临海河;西北沿意奥交界路与奥租界接壤。”也就是现在从铁路到海河、从北安道到五经路之间的这个地区。在天津的九国租界中,意国租界虽建立较晚,中国政府接管也晚(大约是在1945年),在四十多年间形成了独特的意大利风格建筑群。从解放至今,这一带城市改造的规模也不很大。这样,这个地区的建筑风貌保存得也就相对完好。通过征文展示的内容,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个地区的人文资料内容尤为丰富。清末民初政体急剧变幻时期,当时的总统、总理有多人在这里寓居;在这里住过的政治家、实业家、各类名人更是多达几十人。可以说,这里不仅折射了天津发展的一重要历史时期,也蕴藏着中国近代史的丰富资料,它的开发价值绝不比五大道逊色。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将这一带的历史建筑修葺恢复成原貌,将曾经在此居住过的历史风云人物的资料进一步丰富,并在他们原来居住过的地方展出,那将会成为一道多么亮丽的旅游风景线!在中国逐步融入世界潮流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年代,这个目标迟早有一天会实现的。

目录

丛书

今晚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