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西双版纳的植物与民族文化

内容简介

植物供给人类衣食住行、防病治病、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产品,它在人类文明发生发展数万年的历史演变中,自始至终都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化是人类认知、信念和价值观的总和,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地区之一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云南西双版纳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在这片生物与文化多样性互为一体的热带区域,植物与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生物文化景观,当地的生物资源哺育了当地的民族,也为当地的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本书从研究植物和人类相互关系的民族植物学角度切入,通过对200余种西双版纳植物与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医药文化、工艺文化、景观文化等关系的深入研究,系统介绍了人类利用植物的文化行为和实践过程,以及与当地民族文化的关系。全书由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组成。

作者简介


裴盛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植物学会民族植物学分会名誉理事长,云南省植物学会民族植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英国伦敦林奈学会会员,印度民族植物学会会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区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植物学学科开创者,主要研究领域:民族植物学、植物分类学、热带植物资源、药用植物与民族医药、生物多样性保护。曾任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所长,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资源环境部主任兼生物多样性专家;国际民族生物学会(ISE)主席;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技术顾问;曾兼任云南、西南林业、甘肃农业、清华教授,联合博士生导师等职。已发表学术200多篇,荣获民族植物学奖哈什伯杰奖、美国东西方协会杰出贡献奖,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许又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云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民族植物学、植物资源和植物药物化学研究,主持和完成20多项研究项目。已发表70多篇研究,其中SCI50多篇。“云南热带野生蔬菜资源研究”项目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合作编著《中国云南热带野生蔬菜》《热带植物引种驯化实践》等专著。合作撰写的《热带雨林漫游与民族森林文化趣谈》入选中国科协、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科普作品奖”三等奖,获“云南省科普作品”,入选“科学家推介的20年来100部科普佳作”。编导、拍摄的科教片《走进雨林》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专题纪录片二等奖。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