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

内容简介

过去30多年里,中国城镇化有力支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快速转型,使得包括2.6亿农民工在内的人口从农业进入更具生产效率的非农部门。在城镇化进程中,5亿人口摆脱了贫困,经济连续30年保持了年均10%的史无前例的增长。中国的城市以充足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地区竞争创造了高度有利于增长的环境。不断成长的城市相互之间及其与世界的连结日趋紧密,通过集聚效应推动了生产率增长,现在,一些特大城市的收入水平已和OECD国家可比。中国成功避免了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通病,尤其是避免了大规模的城市贫困、失业和贫民窟,但压力也开始显现。中国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扩大投资,而非提高生产率,但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城市层面,投资拉动增长的效应在下降。城镇化过度依赖土地用途转换和土地融资,导致了无效的城市蔓延甚至空城的出现。限制迁移的政策使得城镇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能充分释放人口红利,并加剧了城乡收入不平等。虽然城镇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在缩小,但不平等待遇依然存在,进一步限制了迁移。同时,农民工大量进城给城市服务带来了压力,使城市居民感觉服务质量受到影响。城乡土地转换的收益分配不合理,加剧了财富不平等,引发了一些被征地农民的不满。尽管环境标准不断提高,环境政策不断改进,但由于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聚,污染对国民健康造成的损害不断增大。土地密集型的城镇化减少了耕地数量,与农业竞争稀缺的水资源,污染了耕地,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和食品生产能力。中国领导人高度关注这些挑战,倡导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和模式,以应对日益显现的挑战,并与不断升级的发展目标相适应。新型城镇化模式能够通过土地、劳动和资本的更好配置支持高效增长;能够比过去更加包容,促进城镇化成果被更加广泛地分享;能够在环境上更具持续性并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的城市格局亦将继续转变:最大的城市可能变得更大,世界门户和多元化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提升,逐步转向服务业、知识经济并成为创新高地。大都市圈内的二线城市可能吸引更多土地密集型的制造业,从专业化和与市场的联系中受益;如果能够与市场很好地连接,内地大城市可以和沿海城市竞争。中小城镇将致力于从事专业化的经济活动和提供公共服务,增强人们寻求更好发展机会的能力。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