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南宋军事史

内容简介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偏安王朝”。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帝位,重建宋政权。不久,宋高宗在金兵的追击下,一路南逃,至杭州。由此,杭州成为南宋的都城。南宋自1127年立国,1279年灭亡,国祚153年。长期来,对南宋社会的评价不高,认为它国力至弱,君臣腐败,偏安一隅,一无作为。因此,对它的研究和出版零零碎碎,不成气候。但是,近代以来,史学家对南宋社会的评价有了很大不同。陈寅恪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就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浙江大学终身教授徐规先生说,南宋经济之繁荣,文化之繁荣,人才之众多,政权之稳定,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偏安王朝所不能比的。程朱理学最终在南宋形成,出现以朱熹为代表的主流派道学。辛弃疾、李清照、陆游、姜夔等一代词家,后人难与他们匹敌。岳飞、文天祥等爱国志士,光照千秋。此外,农业、数学、医药、纺织、造船、制瓷、冶金、造纸、酿酒、地学、水利、天文历法、兵器制造等等,都很发达。

作者简介

粟品孝,1969年生,四川大竹人。1987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著有《宋代蜀学研究》(合作)、《朱熹与宋代蜀学》等,参编《中华文化》、《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川大史学·中国古代史卷》等,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现为四川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宋史研究。

目录

丛书

南宋史研究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