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

内容简介

《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从异质文化交织的角度,从市政格局、人口结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交往、婚姻状况、娱乐休闲、语言变迁诸方面,综合研究了近代上海社会生活。书中对于异质文化交织的特别现象,如中西之间既有矛盾冲突又有协作融合、中外通婚、混血儿、学习外语热、洋泾浜外语、公园、西洋人歧视华人等,予以特别的关注。由于租界的存在,近代上海在文化上产生示范效应、缝隙效应、孤岛效应与集散效应,使得上海城市文化特性呈现两极并存特点,世界性与地方性并存,摩登性与传统性并存,贫富悬殊,高度分层,有中有西,有土有洋,中西混杂。《异质文化交织下的上海都市生活》视野宏阔,见解独到,资料翔实,分析细致,文字生动,在众多的上海史著作中,自成一格。

作者简介

熊月之,男,1949年12月出生于江苏淮阴。1978年春考入苏州大学历史系,同年秋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班,师从陈旭麓教授,198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底进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现为副院长兼历史所所长、研究员,《社会科学》与《史林》杂志主编,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生导师。1998年被评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是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史志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协委员。多次到美、英、德、法、日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作访问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1986年)、《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994年)、《上海通史·总论》(1999年)、《万川集》(2003年)、《冯桂芬评传》(2003年);主编《上海通史》(1999年)。论文有《论郭嵩焘》、《论辛亥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论上海租界与晚清革命》、《晚清上海私园公用与公共活动空间的拓展》、《照明与文化:从油灯、蜡烛到电灯》等百余篇。

目录

丛书

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