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文心雕龙》与楚辞之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部分在纵横背景中展现刘勰的承继与开创,对《文心雕龙》中的楚辞因素做初步的总体探查,论证其理论建树与论骚取向关系重大。第部分对刘勰见到的《楚辞》文本篇目、版本、作者判断等就所知信息做了具体探究;通过经纬骚的对比考察,彰显骚之特殊性及骚入枢纽的重大意义;围绕“论文叙笔”等的整体考察,论证楚辞在辨体分类中的拓展推进之力、对通变尚采之文体通识的影响关系。第三部分从作者才器观及创作批评视野角度总体观照屈原及楚辞在下篇立论中的典范地位,继而从构思心物论、情采风格论、成篇之术、修辞之术、知音批评等方面对《文心雕龙》下篇各篇做分组探讨,印证楚辞全面深著的渗透影响。第四部分辨析了雅颂、风雅与风骚的内涵区别及刘勰对风骚传统的熔铸树立;枢纽五篇之关系再分析;刘勰论骚在楚辞批评史上的理论推进。综合本文全部所论,可确证楚辞对《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建构的全面深厚影响,其理论建构原则是:执正驭奇、华实结合亦兼重采艳,楚辞是文体之变也是文体之源,效骚进入其论文的核心考虑,楚辞不仅影响刘勰之观念思想,亦投射到整个体系建构中。

作者简介

赵红梅,女,1974年生,青岛大学文学院在职教师,青岛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古代文论方向硕士、博士。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员。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史、《文心雕龙》研究、诗词理论与创作研究等。发表《文心雕龙》研究论文十余篇。主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一项——“文心雕龙与基础写作”,已结项。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学术创新与优秀学位论文培育计划(博士)一项——“《文心雕龙?辨骚》研究史论”,已结项。参与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心雕龙》汇释与百年‘龙学’学案”(批准号17ZDA253)之子课题(四)“百年‘龙学’学案论文卷”,在研。

目录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