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高等院校精品课系列教材:投资经济学

内容简介

投资活动是国民经济运行中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投资活动开展得好坏、投资效率的高低,从宏观层面看,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运行质量;从微观层面看,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兴衰存亡。因此,了解投资活动的运行过程,熟悉和掌握投资理论的内容及其运动规律,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和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士所必须的。《投资经济学》是在2003年版《投资经济学》一书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大量的教学实践体会编著而成的。《投资经济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体系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投资经济学》共由三大知识模块组成,分九章。第一模块为宏观投资,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阐述投资的概念与分类,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投资资金、投资调控、投资环境等内容。为有利于读者加深对国家调控,监管投资活动的对象与重点的全面认识,《投资经济学》将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布局一并放在投资调控的框架内论述。此外,考虑到投资体制与投资调控的相关内容存在大量的交叉,所以没有将投资体制单独成章节论述。第二模块为微观投资,包括第六、七章,既介绍了一般投资的运作过程,又着重介绍了包括绿地投资、产权投资、风险投资、技术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在内的几种当前盛行的投资方式的具体运作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投资领域的热点。为了保证投资经济学体系的完整,第三模块是金融投资,即第八章,因《投资经济学》的体系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实业投资展开的,故本章只对金融投资的相关内容做简要概述。为有助于读者了解相关的法律,《投资经济学》在最后一章对有关的法律也作了简要介绍。二是内容的新颖性。近几年来,无论是投资实践还是投资理论都发展很快,各种新观点、新做法层出不穷。本着贴近现实的原则,《投资经济学》在撰写过程中尽可能将那些已形成共识的观点、理论以及较普遍的做法加以吸收。当然,对同类教材中那些比较成熟且仍具生命力的观点,理论和论述,《投资经济学》也加以一定的整理和吸收。三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投资经济学》是一门投资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为此,《投资经济学》在各个章节的安排和论述方面,尽可能坚持概括性、抽象性、严密性的原则,力求凸显理论性的特点。此外《投资经济学》对于投资经济学领域中的许多实践性问题也给予了较一般教科书更多的关注。例如,第六章、第七章对于产权投资的运作流程与具体操作过程及可选择的投资工具的介绍都有别于一般教科书。在传统的投资经济学教科书中,基本上不用大量篇幅介绍产权投资运作模式,对于产权投资的分析也很简略。作者对于投资学的这些实践问题的强调,表述了一个重要的理念——投资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目录

丛书

高等院校精品课系列教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