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灵枢经白话解读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自西汉末年成书之后,一直是中医学理论之渊源,凡学中医而有大成者莫不奉之为圭臬。现今流传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与《灵枢经》两个部分。两书内容各有侧重,一般而论,《素问》侧重于医学理论的论述,《灵枢经》侧重于经络与刺法的论述。唐代以前《灵枢经》多称为《九卷》、《针经》,隋、唐时期亦有《九灵》、《九墟》等名。唐代王冰为《素问》一书作注,在序言中称:“《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经》九卷,乃其数焉。”此后始称《灵枢经》。《灵枢经》成书之后曾长期亡佚而不传,北宋哲宗时期林亿在校书时称:“《灵枢》今不全。”直至北宋元祜年间,高丽国将该国所存《黄帝针经》进献宋朝,哲宗随即下诏颁发天下,自此中国国内才重新拥有《灵枢经》全本。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史崧“校正家藏旧本《灵枢经》九卷,共八十一篇,增修音释,附于卷末,勒为二十四卷”,刊行流传至今,此为现存最早版本的《灵枢经》。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明代赵府居敬堂刊本影印,1963年校勘简体横排铅印,为现今通行本。16世纪以前,《灵枢经》无全文注释性著作,至16世纪末叶始有全注本出现,但这类注本远较《素问》注本为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曾出版了较多《灵枢经》注本,各具特色,皆可为学习《灵枢经》之门径,对传统中医的学术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目录

丛书

中医经典解读丛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