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形象工厂:如何去看一幅画

内容简介

艺术作品的身体是熠熠发光的,是色彩斑斓的,但观看者在看到它们的第一时间所需求或追问的作品的意义(假如确实存在的话),却是含混的,是迷团状的。批评家的职能就在于用文字照亮这些迷团,让观看者看清作品所分泌、放射或辐射出的意义的光彩与形象。这样说,仿佛艺术作品的意义空间与秩序完全是自主性的,是自为存在的。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批评家用文字不仅照亮了艺术作品的意义空间,把艺术作品的意义纳入一种秩序。而且他还让作品的意义形象更清晰、更饱满,他用文字提高了艺术作品的力量强度,让作品所蕴含的能量更具爆发力,让作品所辐射的力量走得更远。从这一意义上说,批评家的文字是艺术作品意义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真正的批评家应该体现出这种能力。我们在《形象工厂(如何去看一幅画)》中看到,汪民安正体现出了这种能力。

作者简介

汪民安,1969年11月生于湖北新洲,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作有:《谁是罗兰·巴特》(1999,2005,2006),《现代性》(2005),《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2006,2007),《尼采与身体》(2008),《形象工厂》(2008)等。主编丛刊《生产》。

目录

—  END  —